紅色文化
一、重慶第一黨支部的誕生及影響
1926年1月24日,綦江地下黨支部建立。據史料記載,綦江地下黨支部是重慶市有確切記載的最早的黨支部。綦江地下黨支部的建立是重慶地方黨史上的大事,在重慶地方黨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綦江地下黨支部的建立,猶如一聲驚雷,震撼了巴渝大地,喚起了人民的覺醒。從此開始,綦江人民在黑暗的歲月里與國民黨展開了不屈不撓的英勇斗爭。
紅軍塑像
一、綦江地下黨支部建立的歷史背景
綦江地下黨支部成為重慶市最早黨支部絕不是偶然的,它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
首先,綦江地下黨支部的建立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礎。綦江地下黨支部的建立,是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在重慶地區深入開展革命宣傳和斗爭的必然結果。綦江地處渝黔、渝湘交通要沖,鄰近西南重鎮重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綦江縣志》就有"天下無事則已,有事則黔蜀必變,黔蜀變則綦江必先被兵"的記述。綦江所處的交通位置和戰略地位,決定了綦江比其他許多地方更容易獲得新的信息、新的思想、新的文化。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為了加強黨在四川和重慶的工作,1921年10月、1922年夏秋,黨中央派惲代英、蕭楚女先后進入四川開展黨的工作。1922年下半年,惲代英從瀘州到達重慶,開展了一個多月的革命活動;同年9、10月間,蕭楚女也從瀘州到達重慶,進行革命宣傳和斗爭。1924年1月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始后,隨著黨在重慶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馬克思主義思想逐步傳播到綦江,使一些追求進步的綦江青年較早接受了馬克思主義,這為綦江地下黨支部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其次,綦江地下黨支部的建立,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綦江歷史悠久,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綦江建縣于唐,素有革命斗爭精神。1833年(清朝道光18年),綦江人民在綦江、習水邊境方家溝一帶聚集千余人抗擊清軍,歷時三月。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太平天國石達開率部路過綦江,有不少農民參加了起義軍。1901年(清朝光緒27年)9月30日,綦江縣青羊寺數百人舉行起義,高舉"滅洋"大旗,公開反對外國傳教士和官府。清朝末年,綦江縣有識之士楊錦云、楊晴霄兄弟先后留學日本,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氐紧虢?,一直致力于同盟會的宣傳,吸收了許多仁人志士參加同盟會組織。1911年11月24日夜,同盟會組織的"同志軍"圍攻縣衙,一舉推翻了清朝政權在綦江的統治。"五?四"運動期間,綦江的進步青年也在各地紛紛投入"五?四"運動的革命洪流,開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綦江人民光榮的革命傳統,為綦江地下黨支部的建立奠定了較好的群眾基礎。
第三,綦江地下黨支部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組織基礎。受"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新思想新文化的影響,1919年下半年,綦江旅渝、旅蓉的學生孟蓮浦等,以"團結青年,增進友誼,砥礪學行,促進地方文化教育,改造社會"為宗旨,發起組織了"綦江青年砥礪會"。會章規定:"不分性別,只要目的相同,均可入會作會員。"鄒進賢、危直士、胡堯欽(胡平治)、霍紹文(郝謙)、陳翰屏、霍步青、霍栗如、霍錕鏞、黃堂佐等一批進步青年率先入會。"綦江青年砥礪會"建立后,在古南鎮沱灣開辦了圖書閱覽室,訂購了《新青年》、《向導》、《獨秀文存》等報刊,并創辦了《綦江評論》刊物。1920年春天開辦了文化補習學校,同時積極宣傳進步思想和開展進步活動。"綦江青年砥礪會"組織的建立及其活動的開展,培養鍛煉了一批青年,為后來綦江建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作了組織上的準備,為綦江地下黨支部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組織基礎。
第四,綦江地下黨支部建立前,上級黨組織就在綦江發展了一批黨員,為黨支部的建立儲備了力量。隨著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綦江一批進步青年經過革命斗爭鍛煉,進一步提高了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樹立了共產主義必勝的堅定信念。綦江地下黨第一個支部負責人鄒進賢,1922年秋考入成都高等蠶業學校后,在惲代英的影響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1923年6月,由惲代英介紹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畢業回綦江后,發展了胡堯欽、陳治鈞等一批團員,1925年1月建立了有9名團員的社會主義青年團綦江支部,同年6月經團中央批準改建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綦江特支。1925年春,鄒進賢在重慶由中共中央特派員蕭楚女介紹加入了共產黨,同時加入共產黨的還有危直士。他們回綦江后又發展了一批黨員,這為綦江地下黨支部的建立創造了條件。
二、綦江地下黨支部建立的經過及建立后開展的革命斗爭
1925年3月,鄒進賢、危直士、霍步青、朱凱四人作為綦江代表參加四川代表團,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會后,鄒進賢轉赴上海向團中央匯報綦江團的工作情況,并接受了在綦江進一步發展團的組織和建立共產黨組織的任務。鄒進賢回到綦江后,立即和危直士一起,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在發展共青團員的同時,開始培養發展共產黨員,籌備成立綦江地下黨支部。
1925年8月,鄒進賢、危直士在綦江縣太公山玉皇觀(今古南萬興)舉辦了一期為時一月的建黨積極分子學習班,參加學習的有共青團員胡堯欽、陳治鈞、劉祥書、黃堂佐、劉祥林、明金鼎(明昭)、周宗林等8人,主要學習《馬列主義淺說》、《共產主義ABC》、《唯物史觀》等革命書籍。之后,胡堯欽、陳治鈞等一批共青團員由團轉黨。與此同時,在重慶入黨的陳小寅、章小園、陳翰屏等人的組織關系也先后轉到綦江。
1926年1月24日晚,由鄒進賢主持,在綦江縣立第一女子小學(現古南鎮萬壽亭)一男教師宿舍召開黨員大會,建立了綦江縣第一個共產黨組織---中共綦江縣支部。支部共有黨員9人(有2人系女同志,深夜未出席會議),推選鄒進賢任書記,胡堯欽任組織委員,陳翰屏任宣傳委員。綦江地下黨支部直屬中共中央(通過共青團中央)領導,同年2月,中共重慶地委成立,改由中共重慶地委領導。
綦江地下黨支部建立后,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深入宣傳革命思想,廣泛發動群眾,與國民黨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
1926年2月,綦江地下黨支部團結國民黨(左派)綦江縣黨部,努力擴大國共合作,廣泛開展"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宣傳,使綦江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革命斗爭蓬勃開展起來。同年上半年,團結進步師生成立了"綦江婦女聯合會",并在蒲河、石角等地建立分會,會員發展到幾百人,公開提出了"婦女要解放"、"男女平等"、"維護女權"等口號,開展反對纏腳穿耳、虐待婦女等斗爭。婦女協會還辦起了平民學習班,對婦女兒童進行文化和政治啟蒙教育。這些斗爭,有力推動了綦江婦女運動的發展。
1926年春夏之際,綦江地下黨聯合東溪各界人士組成"綦江公民東溪分會"。當時,綦江出現了嚴重饑荒,東溪一帶特別嚴重,東溪惡霸和不法奸商與貴州軍閥勾結,以"辦軍米"為名,將大批糧食運往貴州販賣,又從貴州購回鴉片出售,人民生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共產黨員危直士、霍紹文根據地下黨指示,以"東溪公民分會"名義,一面呼吁政府救災賑災,限制糧價;一面張貼布告禁止販運糧食出售,并組織學生上街宣傳。4月11日,發動東溪人民扣留了一批從東溪運往貴州高價出售的大米,并分給饑民。5月3日,貴州軍閥部隊撲向東溪,抓捕了組織扣米的霍紹文等3人,危直士巧妙脫險。次日,黔軍將阻米出川的三名積極分子杜福成等殺害,制造了震動全川的"東溪米案"。慘案發生后,綦江地下黨利用各種關系積極發動群眾展開斗爭。一方面由國民黨(左派)綦江縣黨部出面,召開各方代表會議,組織了"東溪米案"后援會,呼吁各方支援;另一方面向社會各界宣傳"東溪米案"真相,并在重慶《新蜀報》上披露"東溪米案"經過,揭露貴州軍閥的血腥暴行。此時已脫險到上海黨中央工作的危直士,也寫信通過親友將自己的田產賣得大洋1200元開展營救。經過堅決斗爭,迫于社會各界的強大壓力,貴州軍閥在勒索了1200大洋的贖金后,釋放了關押的霍紹文等3人,東溪地主豪紳勾結貴州軍閥販米走私活動被迫停止下來。
1926年下半年,為了配合北伐戰爭,控制地方武裝,綦江地下黨遵照重慶地委指示,聯合國民黨(左派)縣黨部,掀起了轟動綦江的"倒夏運動",將十分反動的縣團練局長夏奠言拉下了寶座,推舉共產黨員陳治鈞擔任團練局長。陳治鈞擔任團練局長后,立即開始舉辦團練干部學校,培訓地方革命武裝骨干。1927年初團練武裝便發展到1000余人槍,其中多數為共產黨所控制和掌握。
1926年至1927年初,綦江地下黨發動農民成立了"綦江農民協會",設立了執行委員會,先后在永新、中峰、趕水、郭扶、石壕等地成立了農民協會,全縣登記造冊會員達到3000多人。1927年1月7日,永新區團總等反動豪紳私派捐款中飽私囊壓榨農民。從廣州農講所學習歸來的共產黨員明金鼎等,發動永新農民2800多人舉行游行示威,高呼"打倒土豪劣紳"、"反對苛捐雜稅"、"土地歸農民所有"等口號,迫于人民群眾的革命聲勢,反動豪紳壓榨農民的酷行也只得收斂,有力地打擊了封建豪紳的氣焰。
1927年"三?三一"慘案后,四川軍閥劉湘將魔爪伸向綦江,下令通緝共產黨員,并派巴縣團閥率領團練武裝到綦江"剿赤",綦江地下黨利用控制的綦江團練武裝開展了規模浩大的反"剿赤"斗爭。4月中旬,綦江地下黨對全縣團練武裝進行了周密部署,作好了充分的迎戰準備。面對氣勢洶洶來綦"剿赤"的巴縣團閥部隊,綦江團練武裝英勇阻擊,在新盛號房一帶對峙了三天三夜,巴縣團閥見撈不到半點便宜被迫撤退,綦江武裝反"剿赤"斗爭取得徹底勝利。
1929年夏,軍閥郭汝棟駐綦部隊,在綦江強行拉夫派捐,殘酷壓榨綦江人民,駐綦兵力不到300人,卻要強索2000人的糧響,并且縱容部隊奸淫擄掠,激起綦江人民強烈反抗。綦江人民先由綦江團務委員會發起,后在綦江地下黨領導下,開展了武裝抗捐斗爭。綦江地下黨共發動和組織1000多人的團練武裝,9月上旬向古劍山集結,一切準備就緒之后,9月中旬圍攻縣城,經與郭軍10多天激戰,郭軍被趕出綦江,歷時三個多月的武裝抗捐斗爭取得重大勝利。
抗日戰爭時期,綦江地下黨廣泛發動綦江人民投入抗日救亡運動。
1938年夏,綦江地下黨團結國民黨進步人士,以綦江縣政府主辦的名義,舉辦了戰時師資講習會。"講習會"開設了政治、業務、軍事等課程,各種課程都以抗日救亡為中心,著力提高學員的政治覺悟和愛國思想。要求每個學員都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利用各種形式對廣大群眾進行抗日救亡宣傳,真正做到抗日救亡人人有責,爭當抗日英雄,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戰時師資講習會,歷時40天,培訓學員200人,為綦江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培養了骨干。
1939年,綦江地下黨在思想開明為人正派的進步人士吳舉宜支持下,并爭取駐扎在東溪的國民黨軍事參議院代理院長張翼鵬的支持,籌辦了東溪中學。學校高舉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旗幟,實行讀書和抗日救亡相結合,男女學生同校同班管理,倡導民主自由。在講授文化知識的同時,組織抗日救亡宣傳,揭露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真面目,千方百計排除國民黨的干擾破壞。雖然開辦一年就被國民黨查封停辦,但是它推動了綦江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為革命斗爭播下了不少種子。
1938年冬到1941年8月,綦江地下黨發動綦江中學、綦江女校等學校師生,團結各階層人士,成立了"綦江抗敵后援會",并以"抗敵后援會"的名義,組織各種宣傳隊上街演講,教唱革命歌曲,演出救亡話劇,張貼漫畫和書寫標語,廣泛發動全縣群眾參加抗日斗爭。1938年冬,發動群眾為前線將士募捐寒衣款7000多元,制作花筒、筆筒、手杖、洞蕭、笛子等手工藝品實行義賣4000多元,并縫制了一批棉衣,連同募捐現金全部寄到了抗日前線,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
1940年7月至1941年8月,綦江縣城接連三次被日機轟炸,炸死120余人,炸傷60余人,炸毀房屋320余幢,綦江人民的生命財產蒙受了巨大損失。慘案發生后,以各種職業為掩護的共產黨員,抓住這一機會,在組織救助的同時,采取印發傳單、書寫標語等方式,以血的事實揭露日寇的侵華罪行,進一步激發了綦江人民的愛國熱情。
1939年、1940年綦江鐵礦和四十兵工廠從外地分別遷來綦江小漁沱、張家壩。為了在兩廠開展黨的工作,綦江地下黨同重慶市委派來兩廠工作的同志取得聯系后,也先后派出多名黨員進入兩廠工作,并在兩廠迅速建立了黨的組織。在斗爭中,地下黨一方面在工人中進行抗日宣傳,一方面與國民黨展開斗爭。1941年3月、7月,根據國民黨濫發鈔票、貨幣貶值、職工生活極端困苦的實際,組織發動綦江鐵礦工人進行了兩次罷工,通過斗爭,迫使鐵礦當局答應為工人每人每月增加工資35%。1943年8月,四十兵工廠工人在地下黨領導下,也舉行罷工。地下黨嚴密組織,不受花言巧語蒙蔽,不怕威脅恐嚇,廠方在軟硬兼施無效后,被迫接受了為工人每人每月增加工資50%。
解放戰爭時期,隨著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根據黨對白區工作的指示,綦江地下革命斗爭得到了進一步開展。
1945年和1947年秋,綦江地下黨在中峰地區開展了控制鄉保政權的斗爭。地下黨針對國民黨實行"民選"鄉保政權的伎倆,決定抓住這個機會,開展合法斗爭。在中峰地區先后建立了"峰青社"、"樂坪社"、"忠義社"等群眾組織。地下黨利用這些組織,加強宣傳,聯系進步人士,建立統一戰線,積極參加競選。在1945和1947年秋的兩次選舉中,地下黨推薦的候選人大多數當選,控制了部分鄉保政權,為地下工作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945年下半年至1949年11月,地下黨在中峰地區開展控制鄉保政權的同時,發動群眾也開展了反加押、反加租、反退佃和抗丁、抗糧、抗捐的"三反""三抗"斗爭。在斗爭中,地下黨利用控制的部分鄉保政權,發動群眾采取合法與"非法"、軟拖與硬頂、公開與秘密結合的方式,與地主豪紳和國民黨展開斗爭。通過斗爭,迫使地主豪紳取消了隨意加押、加租、退佃的企圖,破壞了國民黨拉丁、征糧、派捐計劃。
解放戰爭中后期,綦江地下黨一邊加強中峰地區、津綦邊區農村斗爭,一邊加強城鎮工作。地下黨在綦中、綦師、渝南中學等學校發動師生,開展"要民主、反內戰"宣傳教育活動,并在《一一聞》、《綦江日報》等報刊上撰寫稿件,揭露腐朽黑暗的舊社會,支持民主運動。1947年夏,地下黨發動古南鎮中心校師生開展了抵制國民黨軍隊駐扎校園的斗爭,在說理抵制無效后,發動男女學生穿上童軍服,手執童軍棍,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在校門口組成人墻,將童軍棍架成十字,堅決抗軍駐校。在國民黨軍隊的暴行之下,雖然抗軍駐校失敗,但使師生和人民群眾進一步認清了國民黨軍隊的本質。
1946年夏秋,按照上級黨組織的要求,綦江地下黨開始了武裝斗爭的準備。先后派人到中峰毗鄰的高青、江津蔡家和四面山、貴州習水泥壩和寨壩等地勘察地形,并把幾地之間的交通、河流、山脈、場鎮等繪制成"津、綦、習邊區地形草圖",準備建立武裝據點。同時,地下黨積極準備槍支彈藥,開展"一人一槍"運動。一方面地下黨采取措施控制鄉保武器彈藥,利用控制的鄉保政權,通過安插黨員和積極分子,調換保丁等形式,逐步掌握了一批槍支。當時中峰鄉全鄉共有長短槍300余支,被地下黨直接和間接掌握的就達250余支。另一方面地下黨自籌經費購買槍支,要求有工資收入的黨員拿出70%的工資交給組織作活動經費,號召黨員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捐獻一些經費購買槍枝彈藥和電臺。張仿陶、曹德仁、周孟常和楊仲儒等同志各捐獻了30石、20石、10石黃谷。1948年下半年,地下黨派津綦特支書記向天培等到赤水等地參加游擊斗爭實踐。1949年2月,綦江地下黨在得到川東臨委"綦江不開展武裝斗爭"的指示后,才將工作重點轉到作好準備、迎接解放、配合接管上。
為了綦江解放后順利接管,防止敵人的搗亂破壞,綦江地下黨從各種渠道全面搜集和掌握國民黨的黨、政、軍、警及重要物資等方面的資料,積極開展統戰和策反工作,全面掌握敵情動態。在解放前夕,地下黨利用已掌握和控制的武裝力量,充分發動群眾,重點開展了護廠護路等斗爭。在保護綦江鐵礦的斗爭中,地下黨在控制鐵礦周圍的鄉保武裝后,發動工人打造武器200多件,成立了100多人的工人糾察隊,嚴密監視國民黨礦警隊,通過英勇斗爭,迫使礦警隊交出了所有槍支,使綦江鐵礦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在保護綦江鐵路的斗爭中,為了保護好機車的安全,地下黨員晝夜輪流守護。1949年11月25日深夜,粉碎了敵人炸車毀路的陰謀,炸車毀路的特務落荒而逃。11月27日綦江解放,29日開始,綦江鐵路工人在地下黨領導下,承擔了夜以繼日運送解放軍的任務,為重慶主城和渝西地區的早日解放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從綦江解放之日起至1950年1月中旬鐵路實行軍管共50多天的時間里,綦江鐵路工人雖然沒有發一分錢的工資,但他們堅守崗位,日夜守護著鐵路。這些斗爭為綦江解放后的順利接管和重慶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三、綦江地下黨支部建立的重大意義
綦江地下黨支部的建立,是綦江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綦江有了共產黨,從此綦江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1、綦江地下黨支部的建立,加快了綦江黨組織的快速發展。綦江地下黨支部建立后,1926年春夏,黨員人數快速增加,1927年春發展到60多名黨員。1926年春夏,綦江地下黨支部經重慶地委批準改建特支,1928年由特支改建縣委。綦江地下黨組織在發展過程中,雖然遭受到1927年重慶"三?三一"慘案、1931年2月縣委書記張龍泉叛變交出共產黨員名單、1944年國民黨推行"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幾次破壞,但是經受住了嚴峻考驗,至1949年11月27日綦江解放,黨員人數由1926年1月成立時的9人,發展到358人,增長了近40倍。黨員構成由最初的知識分子擴大為知識分子、城鎮平民、工人、農民。黨組織由一個支部發展為一個地級組織---綦南中心縣委,綦江境內就有縣級組織兩個,即中峰特區和綦江縣委,計6個區級組織27個支部。綦南中心縣委下屬則有58個支部,所屬黨員包括綦江、南川和津巴邊區共計990多名。
2、綦江地下黨支部的建立促進了綦江地下革命斗爭的深入開展。綦江地下黨支部建立后,綦江地下革命斗爭迅速開展起來,活動范圍包括綦江、南川、江津、巴縣、合江、習水等廣大地區。面對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綦江地下黨從成立到解放,先后組織了一系列大規模的、影響深遠的革命斗爭。其中有重大影響的革命斗爭就有10多次,如"東溪米案"、"反剿赤斗爭"等。這些斗爭,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推動了國統區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為巴渝地區革命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3、綦江地下黨支部的建立及其以后的發展,為黨培養了大批優秀黨員。綦江地下黨支部建立后,吸引培養和發展了一大批優秀青年加入黨的組織。在發展的黨員中,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革命英烈,據初步統計,在重慶地區有較大影響的就達15人。其中,有被原國家主席楊尚昆稱為"革命啟蒙老師"的地下黨四川省委秘書長鄒進賢烈士;有在黃埔軍校被周恩來贊譽為"霍氏三杰"的地下黨安徽省委組織部長霍錕鏞烈士、中央組織部接待處主任霍步青烈士、地下黨彭水縣委書記霍栗如烈士;有毛澤東詩詞中贊頌"前頭捉了張輝瓚"的紅四軍軍長王良烈士等。他們以其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大義凜然、英勇戰斗的革命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克己奉公、舍己為人的高尚品格,助人為樂、團結同志、關心愛護他人的偉大人格力量,書寫了綦江地下黨光輝燦爛的歷史。
二、歷史的豐碑 ---紅軍長征過綦江
在重慶綦江石壕鎮的苗兒山麓,矗立著一座高大巍峨的紅軍烈士紀念碑,這座紀念碑記錄了1935年1月紅軍長征經過綦江的閃光一幕,記載了綦江人民與紅軍的深厚情誼,也記下了70年來綦江人民對紅軍烈士的無比懷念。
歷史背景
1935年1月7日,紅軍攻克黔北重鎮遵義,部隊進行休整,中央決定在遵義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為了保證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嚴防川軍的進犯,1935年1月10日,紅一軍團攻占貴州桐梓縣城后,林彪、聶榮臻、左權等軍團領導派先頭部隊繼續向新站、松坎、綦江方向推進。一師二團在團長龍振文、劉瑞龍和政委鄧華率領下,搶先攻占綦江縣羊角鄉,扼守川黔交界的酒店埡關隘,監視川軍和貴州鹽防軍。敵軍面對紅軍搶先占領了戰略要地,不敢輕舉妄動,在敵軍不知不覺中,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偉大的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召開后,1月17日至20日,紅一軍團大部隊在松坎休整4天。為了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20日中央軍委制訂了《關于渡江的作戰計劃》,決定在四川的宜賓與瀘州之間北渡長江,與川陜革命根據地紅四方面軍會合。為了實施這一計劃,中央軍委決定,紅軍兵分兩路,一路由毛澤東等率中央縱隊從桐梓城北翻馬陵崗進發赤水;另一路由周恩來等率紅一軍團從松坎進占綦江石壕,造成佯攻重慶之勢,牽制川軍兵力,然后迅速轉道赤水,為四渡赤水創造了寶貴戰機。
革命斗爭
為保衛遵義會議召開的紅一軍團一師二團先頭部隊進占綦江羊角后,1月15日,在瑤龍山脈九龍山一帶與劉湘二十一軍模范師三旅八團三營一連相遇,并將其擊潰,生俘楊樹榮等20多人。紅軍本著寬待俘虜的政策,對俘虜進行教育宣傳,在發給傳單和宣傳畫報后,將俘虜全部釋放。同時,紅軍先頭部隊派出宣傳隊在羊角、觀音橋、九盤子、魚孔塘等地寫標語、散傳單,宣傳共產黨和紅軍的政策。標語有"打倒軍閥"、"打倒土壕劣紳"、"打倒貪官污吏"、"組織起來實行暴動"、"工農紅軍萬歲"等內容。并號召軍閥部隊的士兵起義暴動,參加紅軍隊伍。紅軍還攻打了封建地主和團防兵盤據的獐子巖,在消滅了一些敵人后,剩下的敵人驚慌失措地逃跑了。紅軍把綦江安穩鎮王、曹、趙幾家地主的100多石黃谷及臘肉、衣物等分給缺吃少穿的貧苦農民。
1月21日,按照中央軍委在四川宜賓與瀘州之間北渡長江的戰略部署,紅一軍團8000多人在周恩來、董必武及軍團參謀長左權、政治部主任朱瑞等率領下,從松坎出發,經箭頭埡,于21日下午到達綦江石壕鎮。紅一軍團大部隊在石壕,軍團領導機關和部分紅軍在石壕街上宿營,軍團部設在禹王廟(現石壕小學)內;一部分繼續前進,駐扎在石壕李漢壩(現白果村)一帶。紅軍一到,馬上開展宣傳工作,運用漫畫、張貼標語等形式,宣傳共產黨的政策,揭露軍閥和地主的罪行。當天下午,紅軍還把一個姓喻的地主的谷子和肥豬殺來分給窮人。紅軍在石壕駐扎兩天后,由于實現了戰略意圖,紅軍經梨園壩開往赤水。
魚水深情
紅軍到達羊角之前,地主豪紳懾于紅軍聲威,早已逃遁,團防兵也逃到遠離羊角的馬老洞躲藏起來。普通貧苦農民聞聽紅軍"打富濟貧",都堅守家門。紅軍到達后,多數住在大埡口一帶,用小樹、谷草搭蓋小棚,三五個人住宿一處,政委鄧華等團部人員住在楓香樹一些農民家中。紅軍向農民購買東西都以銀元和鹽交換。群眾見紅軍態度和藹,買賣公平,的確象聽說的那樣"打富濟貧",很快消除了疑慮,與紅軍打成一片,并以生活用具和稻草等資助紅軍。在羊角的紅軍宣傳隊離開羊角去追趕紅軍大部隊時,羊角貧苦農民杜福生主動請求帶路。紅軍宣傳隊怕連累他及家人,對其勸阻。杜福生說:"你們是好人,是我們窮人自己的隊伍,我心甘情愿為你們帶路,我什么也不怕。"他堅持將紅軍宣傳隊送到貴州溫水后,才返回羊角,結果被國民黨保長王福艮加以"賣客"罪將其殺害。
紅軍到達石壕,石壕的敵偽人員和地主豪紳逃得精光。紅軍到達后,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紅軍自帶炊具、鹽、米,在街上買東西公平交易,下鄉買菜先付錢后取菜,農民不收錢,紅軍就不要物,就是農民主動送給紅軍的糧食和蔬菜,紅軍也按值付與。紅軍在農民家借灶造飯,親自挑水、劈柴,一點不麻煩主人。有幾位紅軍還去農民家拿起鋤頭幫助挖土。一些留下來的貧苦群眾看見紅軍紀律嚴明,都把紅軍視為自己的隊伍,有的站在路旁歡迎,有的端茶遞水,主動和紅軍攀談。紅軍當晚宿營,有的住街巷,有的住道旁,有的住老百姓屋檐下,即使有的老百姓歡迎紅軍住在屋里,也不亂動老百姓的東西,開拔前均把屋子打掃得干干凈凈。跑出去的群眾聽說紅軍好,也紛紛回到家里。農民鄧月明回來看到肥豬仍在圈內,十幾只雞也關在籠里,煮熟的蘿卜燉肉原封不動擺在灶上,心里萬分激動。一個姓朱的農民跑出時,慌忙中忘了熟睡的嬰兒,深夜回家,看見女紅軍將嬰兒照顧得如同自己的孩子,心中真有說不出的感激。之后,石壕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石壕哪年不過兵,過兵百姓不安寧,唯獨當年紅軍過,一來一去很清靜。不拿東西不拿錢,走時地下掃干凈"。
??? 紅一軍團一師衛生隊住在李漢壩漆樹坪農民李樹清家。衛生隊撤走時,留下江西籍的四名重傷員,請求李樹清幫助護理療養,李樹清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下來。紅軍大部隊走后,家里人提醒李樹清:"保正說過,窩藏紅軍要殺全家。"李樹清說:"紅軍是好人,傷員走不動,我不忍心不管哪!反正我們這里背靜,很少有人來,巖洞又多,如果有人來,把他們藏到巖洞去就是了。"為了躲避國民黨部隊的搜查,李樹清把四個紅軍傷員移置在屋前山腳下的油崗咀巖洞隱蔽,李樹清和家人輪流送飯,并請農村草藥醫生醫治傷口。1935年二三月份,有兩名傷員因傷勢過重相繼死亡,李樹清和他的農民朋友將其就地掩埋。一名傷員傷勢好轉可以走動后,于四月份離開李家去追趕紅軍大部隊。還有一名傷員叫楊延河,傷好后在李家幫助干活,后被國民黨部隊拉兵到重慶,從此失去音信。
在紅軍的影響下,當時被抽往松坎修建公路年僅14歲的永新樂勝村農民戴成富,不顧一同修筑公路的二叔勸阻,晚上悄悄翻窗逃出參加了紅軍。戴成富參加紅軍后,不怕苦,不怕死,先后參加巧奪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平型關大戰、百團大戰、平津戰役等作戰,并給朱總司令擔任過警衛員,現在光榮離休。
紅軍傷亡
紅軍在綦江,犧牲了5名戰士。
一名是紅軍司務長。1月21日中午,紅軍大部隊從箭頭埡開向石壕后,被紅軍擊潰的貴州鹽防軍姜金全殘部,包圍了在箭頭埡檢查軍紀歸還借用群眾東西的紅軍司務長等3名后勤人員。在戰斗中,紅軍戰士一名犧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貴州箭頭鄉人民政府建立了紅軍烈士紀念碑),一名負傷,司務長為掩護負傷的紅軍突圍,負傷后落入敵手。鹽防軍搜去了司務長的挎包、飯盒、筷子、銀元(十四元)和蘇區紙幣,對他施以"踩杠子"、"灌石灰水"、"燒烙鐵"等酷刑,要他交待紅軍的組織概況、行軍路線、作戰部署和自己的姓名、職務等。司務長雖被慘無人道地折磨,但始終堅貞不屈,未吐露半點秘密。21日晚,鹽防軍又將其捆送到羊叉龍門村牛角尖,吊在農民趙興五壩子邊的桑樹上。此時正是數九寒冬,冰風刺谷,趙興五見紅軍傷勢嚴重,又饑又寒,趁鹽防軍狂歡濫飲之際,悄悄送去飯菜,示意喂他,司務長怕禍及農民,堅辭不受,趙興五只得端回飯菜。第二天,姜金全將紅軍司務長押到茅壩坪殺害。司務長就義時,高呼革命口號,痛罵軍閥。敵人先用匕首將其舌頭割掉,然后殺害。鹽防軍撤走后,農民楊貴華、楊憲洲、張海、楊子洲等就地將尸體掩埋。
另有兩名,就是1935年二三月間傷重在農民李樹清家犧牲的紅軍戰士。
還有兩名,是紅軍到達石壕時因傷勢過重而犧牲的傷員。一名死于李漢壩的周家店,由農民王昌培等就地掩埋;一名死于石壕興隆村,由當地農民楊玉林等將其生前所帶軍毯包裹遺體,掩埋于山疙瘩。
精神永存
紅軍離開了綦江,綦江人民時刻思念著紅軍。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綦江人民一想到紅軍,心里就充滿力量,并與國民黨展開了不屈不撓的地下革命斗爭。1949年11月,綦江人民終于迎來了翻身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了緬懷紅軍烈士,對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及青少年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1964年、1966年和1972年,當時石壕鄉、羊叉鄉的社教工作隊和石壕區武裝部,先后率領群眾,將石壕鄉境內的四名烈士遺骨集中遷葬在白果村,并在羊叉鄉茅壩坪紅軍司務長掩埋處立碑紀念。1976年、1983年,由市、縣有關部門先后撥款,縣委、縣政府指定石壕區委、區公所負責,在石壕場附近的苗兒山麓修建了簡易的紅軍烈士墓,將五位烈士的遺骨遷葬于此。1985年,石壕紅軍烈士墓經四川省政府批準,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在中國共產黨誕生70周年之際,綦江縣委、縣政府集資394000多元,征地8畝,對紅軍烈士墓重新整修和擴建:修筑圍墻、升高墓碑、整修道路、重刻碑題、綠化墓地、塑紅軍群像、設文物陳列室、鐫刻中央領導和名人為紅軍烈士墓題詞的碑林等。
綦江人民永遠紀念紅軍,紅軍烈士永遠活在綦江人民心中,紅軍精神永遠激勵著綦江人民奮勇向前。
三、紅軍四軍軍長? ?王良
王良是中國工農紅軍建軍初期的著名將領。原名王化賅,字傅良。1905年生,四川綦江人。1924年考入上海持志大學學習,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1926年到廣州入黃埔軍校第5期學習,他先學步科,后學騎科,成績優異。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王良輾轉來到修水一帶,找到了黨組織。9月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隨部到井岡山,參加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王良首先任紅4軍31團1營1連連長。不久,他就率部參加了保衛井岡山的黃洋界戰斗,當時由于紅軍主力出山作戰,黃洋界保衛戰,是以紅軍兩個連對敵軍一個師的懸殊兵力的戰斗。8月30日清晨,敵軍發起了瘋狂的進攻。王良和黨代表朱良才率領戰士利用有利地形,相繼打退了敵人的4次沖鋒,使敵人在我陣地前橫尸遍野。紅1連戰士的士氣更加高漲。而敵人則軍心動搖,當夜逃回了酃縣。戰后,毛澤東對黃洋界保衛戰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1930年6月后,參加中央蘇區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圍剿”。在龍岡戰斗中,指揮所部迂回敵之側后,配合兄弟部隊發起猛攻,全殲國民黨軍第18師,活捉敵前線總指揮張輝瓚,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首戰全勝。毛澤東、朱德為表彰王良的卓越戰功,把繳獲張輝瓚的一塊懷表獎給了他。他激動地表示:“我要帶著它到中國革命最后勝利。”
1932年3月,王良升任紅4軍軍長,和政治委員羅瑞卿率部參加漳州戰役。同年6月率紅4軍返回贛南根據地途中,在福建武平大禾圩遭敵阻擊,不幸壯烈犧牲,年僅27歲。臨終前,他把那塊懷表留給了羅瑞卿。羅瑞卿帶著王良的遺愿,把這塊懷表帶著,直到全國勝利。
四、共產主義戰士? ?王奇岳
王奇岳是一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1896年3月20日出生于重慶市綦江縣隆盛鎮。1920年以“回頭猛省”的正義胸懷和愛國抱負赴法勤工儉學,1922年在周恩來等同志的影響下加入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5年經組織安排從巴黎轉赴蘇聯中山大學學習,隨即被轉為中共黨員。在他的影響下,著名紅軍將領王良由一介書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迫害、屠殺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根據白區黨組織清理整頓和加強領導的需要,他奉命回國開展黨的工作。先后擔任過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長,中共閩浙皖贛省委秘書長等職務。1929年5月,由于叛徒出賣,時任中共順直省委秘書長的王奇岳被捕,面對敵人的酷刑,他堅貞不屈,始終未暴露自己的身份和泄露黨的秘密,和彭真等同志一起,成立獄中秘密共產黨支部,機智地與國民黨反動派開展“反虐待、爭生存”斗爭,表現出共產黨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1930年8月,國民黨反動派被迫將王奇岳等10名政治犯釋放。1931年夏,擔任中華全國總工會秘書長,協助劉少奇同志秘密開展工會工作,積極組織各級工會的中共黨員在廣大工人群眾中開展抗日宣傳活動,并揭露蔣介石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不抵抗而加緊內戰的罪行。1932年冬,調到閩浙皖贛蘇區協助方志敏同志領導各級地方蘇維埃擴建地方政權;發動蘇區人民積極配合,指揮主力紅軍尋找敵人弱點,粉碎了敵人第四次“圍剿”,并組建了新紅十軍;制定和頒發《土地稅征收法》、《各級蘇維埃工作條例》等蘇區政策和法規,舉辦“共產主義學?!?,編印《工農讀本》和《突擊》等期刊,提高了蘇區廣大干部軍民的思想覺悟和階級斗爭意識。1934年11月,方志敏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北上,王奇岳和省委及蘇區機關隨同留下的新紅十軍第三十師進行了保衛蘇區的戰斗。1935年5月在贛東北作戰中英勇犧牲。
王奇岳在白區和紅色蘇區的斗爭業績卓著,為黨和人民獻出了碧血丹心。其愛國憂民,對共產主義事業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質,受到了劉少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贊揚。廣大干群贊其曰:“青年立志奔革命,真金何懼烈火焚,贛北英名史彪炳,蒼松屹立浩氣存!”
三、“革命啟蒙老師”鄒進賢
鄒進賢,?1899年3月15日生于綦江縣古南鎮。1919年,發起成立“綦江青年砥礪會”,創辦《綦評》刊物。1920年秋,考入重慶聯中。1921年秋,到四川省立高等蠶業講習所學習。1923年6月,由惲代英介紹,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春,由肖楚女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4年,鄒進賢畢業回綦,組織發動了綦江賑災運動和“拒毒運動”。1925年1月,他發展9名優秀青年入團,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綦江縣支部,并任支部書記。同年春,參加了國共兩黨在北京召開的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3月,根據黨中央的決議精神,他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10月,著手籌建國共合作的國民黨綦江縣黨部,并于次年2月正式成立。1926年1月24日晚,由鄒進賢主持,在綦江縣立第一女子小學校(古南萬壽亭)召開黨員大會,建立了中共綦江縣支部,時有黨員9人,鄒進賢任書記。中共綦江支部是四川最早建立的三個黨組織之一,直屬中共中央(通過共青團中央)領導。同年2月,中共重慶地委成立,改隸中共重慶地委領導?! ?
1926年5月,鄒進賢同楊尚昆前往上海,去蘇聯學習。因交通受阻,他暫留上海,接受中央臨時委派的交通任務。經兩次被捕釋放后,于10月赴蘇。?1928年,鄒進賢回國后,被派往江蘇省委工作。次年4月,調回重慶,任四川省委巡視員,負責川東、川北各地地方黨組織的整頓,黨員培訓,武裝暴動指導工作。?1929年6月,國民黨第二十八軍第七混成旅在遂寧、蓬溪舉行武裝起義,鄒進賢任前敵委員會書記。起義部隊突圍后,與紅四方面軍會合。9月末,鄒進賢回到省委任秘書長。?
1930年5月5日,四川省委在重慶浩池街召開常委會。由于叛徒出賣,鄒進賢和省委書記劉愿庵、省委工委書記程攸生不幸被捕,被押解巴縣監獄囚禁。在敵人的嚴刑審訊和高官厚祿引誘下,鄒進賢三人堅貞不屈,視死如歸。敵人對鄒進賢發出了“因其多才……此人確實厲害”的感嘆。5月8日,鄒進賢三人在巴縣衙門前,被敵人殺害。臨刑前,面對敵人的槍口,鄒進賢怒斥道:“你們今天殺了我們,可殺不完共產黨!”“頭可斷,血可流,志不可屈!”他們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慷慨就義!?原國家主席楊尚昆稱鄒進賢為“革命啟蒙老師”。?
鄒進賢故居位于綦江縣古南中山路24號,川逗結構2層,建筑面積約170平方米,現由鄒進賢之孫子鄒紅居住使用。保留有鄒進賢使用過的床、八仙桌等遺物。
四、周恩來贊譽的“霍氏三杰”
1925年秋,共青團綦江特支按照上級指示,選派霍步青等一批團員和進步青年報考黃埔軍校。同年9月,霍步青與堂叔霍栗如從綦江出發,并約在川東師范讀書的弟弟霍錕鏞一同去廣東報考。霍步青和霍錕鏞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科大隊第一隊,霍栗如第二隊。 他們三人在黃埔軍??炭嚆@研軍事技術,思想進步,工作主動,團結同學,活動能力強,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稱他們為“霍氏三杰”。
霍栗如,又名霍恂, 1906年1月17日出生于綦江縣永城鎮(原蒲河鄉)。1923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7月,在郭沫若等領導下的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機關工作。同年11月,受組織委派回川開展革命工作。1927年冬,受中共四川臨時省委的委派,以郭汝棟部隊政治部特派員身份擔任彭水縣團練干部軍事教官,任中共彭水特別支部書記。1929年夏,任彭水縣地下黨縣委軍委書記,組織群眾進行武裝暴動。1930年初,任起義總指揮,發動和組織了農民和團練武裝1500余人槍,準備配合駐彭的國民革命民軍22軍第5師地下黨員,控制隊伍,掌握地方武裝,舉行武裝起義,成立紅軍隊伍。同年3月31日,由于敵方監視,策反對象告密,慘遭敵人殺害。
霍步青,1902年2月出生于綦江縣永城鎮(原蒲河鄉)。1925年春,出席國民黨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夏,參加北伐軍,任國民革命軍第26軍政治部科長。1927年4月,任中共中央組織部接待處主任(化名何步青),在中央組織部長周恩來直接領導下,負責黨的秘密接待和秘密聯絡工作。由于霍步青嚴格遵守和執行黨的秘密工作紀律,沉著、機智、果斷,臨危不懼,一次又一次地勝利完成了中央交給的繁重、艱難的秘密工作任務,受到周恩來、李富春等中央領導的贊賞。1931年,中央派他到中央蘇區工作,初任江西分區巡視員,后調紅軍學校政治部任宣傳部長。1932年春,霍步青調任寧化、清流、歸化(中心縣委)書記,兼寧化縣委書記、紅軍軍區第三軍分區政委。1933年9月13日,不幸被一反動醫生下毒,遇害犧牲。
霍錕鏞,1904年7月出生于綦江縣永城鎮(原蒲河鄉)。192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開始后,加入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擔負政治宣傳工作。根據中共中央指示,霍錕鏞留在武漢總工會,在劉少奇同志的領導下,主持“二七”工人學校的教務工作。1927年7月,霍錕鏞調湖北省委工作。1928年1月,湖北省委常委夏明翰被捕,省委書記劉伯莊畏懼動搖,將書記職務交給霍錕鏞逃亡上海,不久,省委又一常委被捕叛變。在嚴峻的形勢下,霍錕鏞沉著、冷靜地應對復雜局面,采取措施,使省委和各級黨組織免遭更大的損失。1928年3月,中央指定陳潭秋、霍錕鏞等7人為省委委員;4月10日,中央指定霍錕鏞、余澤鴻負責省委工作。1928年春,霍錕鏞當選為中共六大代表,于6月18日至7月11日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六大會議,并代表湖北省委在會上作了發言。1929年春,因叛徒告密,霍錕鏞妻子被捕。中央決定霍錕鏞轉移到上海,在劉少奇領導下從事工運工作。1929年冬,霍錕鏞調河南省委負責工會工作。次年,霍錕鏞化名霍述文調安徽省委任組織部長兼工運委員會書記。1931年4月6日,安徽省委秘書長被捕叛變,供出共產黨員40多人;4月27日,霍錕鏞及安徽省委書記王步文等三位同志在安慶市被捕。四天后,慘遭敵人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