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W020240909561464217599.png)
永城吹打是流傳于重慶市綦江一帶的民間器樂品種,其淵源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它常年在農村地區及周邊城鎮從事紅白喜事的演奏活動,演奏派別系”馬蜂派“,因吹奏時用喉頭的顫音發出蜜蜂一樣的嗡嗡聲而得名。演奏永城吹打的綦江劉家樂班迄今已傳承十八代,前后歷經三百多年,在當地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永城吹打的演奏樂器由嗩吶和打擊樂組成,且以以嗩吶演奏見長,音域寬廣,音色高亢,氣勢恢宏,在民間吹打樂中別具一格。代表性樂曲有《哥哥送親》、《鬧新娘》、《吊喪》、《懶蛇上坡》、《焰燈蛾》等。
永城吹打在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