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綦江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關于區政協三屆二次會議第236號提案的復函
文體新界別組?:
您提出的《關于完善綦江體育中心綜合館及應急場地的建議》(第236號)收悉。經與區應急局、區國資委共同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大政府規劃引領力度”的建議。
區文化旅游委(體育局)一直將體育場地規劃和建設作為重要工作積極推進。
(一)積極謀劃
一是2015年區體育局與區規劃局共同編制了《綦江區體育場地設施規劃》、2017年又邀請上海復旦大學為我區修改編制了《體育場地規劃》,多次討論后擬上區規委會討論,但最終未能上會。二是2021年,我委聯合區發展改革委,邀請第三方專業公司,編制《綦江區“十四五”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程》,規劃了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社會足球場、健身步道等重點項目23個。經過積極爭取,截至目前,區第二全民健身中心(石壕)爭取到中央補助資金1000萬元并已建成投用,橫山體育公園爭取到中央補助資金近700萬元,正在有序推進。三是2022年4月,重慶市體育局印發了《關于開展區縣體育賽事競賽場館建設調查摸底工作的通知》(渝體〔2022〕79號),要求各區縣結合實際,填報體育場館建設計劃和規模,我委向區政府匯報后,也申報了一個中型體育館、一個三人制籃球場和一個射箭場。四是在《重慶市綦江區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也專門對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進行了規劃,統籌布局健身步道、全民健身中心、體育公園、社區多功能運動場等全民健身公共設施,完善各類全民健身基礎設施。
(二)調研取經
2021年,我委與區城市管理局、區東部新城管委會先后到巴南區梨花灣體育文化公園、云創路體育文化公園、華熙體育中心等地就城市體育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實地調研,學習體育場館建設規劃先進經驗。?
(三)主動對接
一是積極對接區發展改革委,力爭通過申報中央補短板項目等方式重啟通惠體育中心綜合館建設項目,完善體育中心功能,滿足群眾健身需求。二是積極對接區城市管理局,在該單位牽頭建設的體育文化公園和口袋公園中增加體育元素,2022年為棗園社區體育文化公園配備價值5萬余元的健身器材,今年,計劃繼續支持口袋公園部分健身器材;三是積極對接新城建設管委會,了解體育場地規劃情況,根據東部新城體育場地規劃,今年新建2個體育場地項目:一個是新興體育公園,位于綦江中學對面,用地面積46.7畝,主要建設內容含塑膠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等運動場地、人造草坪足球場等,目前正在進行室內安裝工程、裝修工程、景觀綠化工程施工等內容,預計今年六月建成投用;另一個是綦江消防體育文化公園,位于新建檔案館旁,用地面積7.6畝,主要建設內容含標準籃球場,輕運動健身場,多功能戶外健身場,消防演習兒童樂園等,目前已完成初步設計,擬采用EPC+O模式施工招標,預計今年六月動工,今年底建成投用。四是積極對接社會力量,提前對接,引導綦江職業技術學校規劃修建標準的足球、籃球等體育場地,并提供技術支持,贈送體育器材,新增體育場地面積約15000平方米。
關于體育中心綜合管理建設,新城建設管委會提到:2021年12月27日經綦江區第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同意后(綦人〔2012〕51號),將綦江體育中心原規劃建設的一場兩館(體育場、游泳館、綜合訓練館)調整為:一期建設一 場一館(體育場、游泳館);綜合訓練館作為二期建設工程,待條件成熟后再行建設,其規劃用地綠化后預留,不得改作他用。目前,原綜合訓練館預留場地無構建筑物,可開展后續建設。
二、關于“提高高校體育場所社會開放率。滿足群眾日常體育健身需求”的建議。
2016年國家體育總局下達了《關于公共體育設施對外開放的實施意見》,我委及時向各單位轉發此文,要求按以上意見執行,滿足群眾15分鐘健身圈健身需求。區內公共體育場所也按照要求做好了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工作。已建成的區體育館、體育中心等公共體育場館嚴格按照要求實現免費或低收費開放,項目包括籃球、羽毛球、氣排球、乒乓球等項目,并每年將免開項目進行公示。此外,我委還積極引導綦江職業技術學校規劃修建標準的足球、籃球等體育場地,并提供技術支持,贈送體育器材。該校表示,建成后會積極向社會開放。
經與區教委對接,一是高校屬于市教委直管,區教委無管理權限;二是區內高校多屬于民辦,相關文件均“鼓勵”民辦高校體育場地面向社會開放,無強制要求。接下來,區教委、區文化旅游委會加強與區內高校的溝通,引導區內高校開放體育場所。
三、關于“推動體育產業多項發展。要加大對群眾體育消費的引導,推動全民健身服務業發展,提高場館的自我造血功能。創新經營模式,要兼顧適合現代青少年興趣的區域內空白的項目(比如攀巖、輪滑等),努力實現場館價值的增值”的建議。
區文化旅游委主要從支持區內體育企業、體育賽事引領等方面加大對群眾體育消費的引導,推動全民健身服務業發展,提高場館的自我造血功能。截至目前,區內較大的公共體育場館包括區體育館和體育中心,體育中心由新城建設管委會委托第三方企業重慶文康公司管理運營。我委也從免開、安全等方面加強對文康公司的指導和管理,并引導文康公司在經營場館時要創新經營模式,兼顧適合現代青少年興趣的區域內空白的項目,努力實現場館價值的增值。經過多次努力,體育中心田徑場已納入國家體育總局公共體育場館中央免開資金補助范圍。
四、關于“整合現有資源,提高應急能力”的建議。
我區應急避難場所主要是依托公園、綠地、廣場、體育場(館)、學校和其他符合避難條件的場所,建設應急避難場所,配備相應的標志和基礎服務設施。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重慶外語外事學院等中長期避難場所1個,南州中學、實驗中學、綦江體育中心等短期應急避難場所7個,暫時應急避難場所46個,全區共設置避難場所54個,人均避難場所面積達1.5平方米(按照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街鎮常住人口計算),基本可以滿足全區應急避難需要,轄區應急避難場所覆蓋鎮街100%以上。2022年區應急局會同相關街鎮和部門,開展應急避難場所治理工作,6月底完成全區29個城市避難場所整改,累計安裝應急避難場所示意圖11塊、指示牌79塊,張貼公益廣告87張,整改其他問題71 條。
區應急局一直重視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建設等工作,全區應 急避難場所規劃已經納入《重慶市綦江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 (2021—2035年)》,同時按照《關于加強受災人員集中安置點規 范化建設的意見》(渝應急發〔2022〕35號)要求,正在完善50 人、100人、200人、500人及以上的綦江區受災人員集中安置點方案。
下一步,區應急局將按照上級部門要求編制完成《綦江區受災人員集中安置點建設方案》,依據《重慶市綦江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充分利用公園、綠地、體育場(館)、學校等設施以及地下空間作為應急避難空間和配套設施,逐步建成中長期、短期和暫時人均面積分別不低4.5、2和1平方米的應急避難場所。
區國資委也表示會積極支持利用現有閑置資源建設備用應急場地。目前,區國資委已對我區經營性國有資產進行了清理并登記在冊,備用應急場地的選址、建設等相關事項,可在不影響該項資產權屬企業的正常生 產經營情況下,由相關部門協商辦理。
此復函已經胡梅主任審簽。對以上答復您有什么意見,請及時填寫在政協云平臺提案系統回執上,以便我們進一步改進工作。
????????????????????????????????????????重慶市綦江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
????????????????????????????????????????????????2023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