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綦江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重慶市綦江區科技創新發展 “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各街道辦事處、各鎮人民政府,區政府各部門,在綦市屬機構,有關單位:
《重慶市綦江區科技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已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
??????????????????重慶市綦江區人民政府
??????????????????????????????????????????????????2022年8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重慶市綦江區科技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
?
?
?
2022年8月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推動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時期;是重慶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攻堅階段;更是綦江打造主城都市區重要戰略支點,建設區域科技創新高地,以科技創新催生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關鍵時期。為更好地推進“十四五”時期的科技創新工作,根據《重慶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重慶市綦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 ?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力、帶動力的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
“十三五”時期,綦江聚焦全區科技創新總體目標,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充分發揮科技的示范和引領作用,加大創新投入、集聚創新資源、優化創新環境,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人才支撐作用更加明顯,為“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創新投入持續增加,創新成效穩步增強。科技創新投入逐年增長,全社會研發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2.3%,高于全市2.1%的平均水平。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全區有效發明專利授權量201件,是“十二五”末期的3.3倍;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51件/萬人,較“十二五”末期增長136.79%;登記重慶市科技成果665項,較“十二五”末期增長267.4%??茖W技術獎取得新突破,“復雜修形齒輪精密數控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高性能復合防火玻璃”項目和“馬路隔音玻璃”項目獲得了2019中國建材與家居行業科學技術獎技術轉化類獎,“急傾斜智能液化壓支架的研制與應用示范”“復雜煤層樹狀鉆孔島雙開采煤層氣技術及裝備”“難采煤層機械化開采智能化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3個項目分別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
創新資源加速集聚,創新活力不斷迸發。企業創新主體加快培育,全區高新技術企業98家,是“十二五”末期的5.4倍;科技型企業達到1050家;入庫重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7家;認定重慶市高新技術產品136個,較“十二五”末期增長152%。創新平臺加快建設,市級以上研發平臺達54家(包括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市級新型研發機構1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7個、市級中小企業研發中心26個);培育科技服務機構52家,其中國家級雙創基地1家、市級眾創空間4家;建成市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個、院士工作室2個、勞模創新工作室1個、市級專家大院1個。研發人員達5938人,是2015年的4.3倍;專業技術人才達2.2萬人,是“十二五”末期的1.3倍。
科技賦能產業發展,創新勢能不斷蓄積。優勢產業加快智能升級,79家傳統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獲批市級數字化車間、市級智能工廠項目1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17%,衛星核心部件、新能源汽車電池、納米銀導電膜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零”的突破;西部信息安全谷加快建設,引進安恒信息、重慶新基建網絡靶場等12個信息安全及數據災備產業項目,重慶移通學院(綦江校區)和重慶信息安全學院落戶。“云聯數算用”全要素集群建設加快,引入“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分部”“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西部中心”兩大國家級創新平臺。
科技引領作用不斷顯現,科技惠民成效顯著。持續加強科普基地建設,累計建成國家級科普基地1個、市級科普基地3個、區級科普基地15個。科普助力扶貧初見成效,累計選派28名市級科技特派員、81名區級科技特派員,聯系25個貧困村、21個重點村,到村入戶開展科技項目技術推廣、咨詢指導,完成標準化蜂園建設示范推廣、橫山優質稻種植標準化技術集成等項目??萍紕撔聢鼍皯?/span>不斷拓展,實施齒輪大數據賦能平臺、河長平臺、無感支付智慧系統、住房大數據運用管理平臺、5G智慧園區、綦扶貧、智慧社區等一批智慧應用場景項目建設,為生活賦能添彩。
創新改革深入推進,創新環境更加優化。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出臺《綦江區科技創新扶持辦法》《綦江區產業人才引育若干優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導向、產學研用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萍冀鹑趧撔虏粩嗤七M,建立規模1億元的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2000萬元的綦江區種子投資基金,知識價值信用貸款累計發放1.8億元,重點扶持科技型企業80家。創新氛圍日趨濃厚,舉辦重慶英才·智創綦江、智博會齒輪產業高質量發展、信息安全與數據災備等高峰論壇,積極開展科技活動周、眾創大賽、雙創比賽等活動,荊江半軸的“汽車半軸法蘭鉆孔專機”獲國家創新大賽高端裝備制造類“金翼”獎。
“十三五”時期,綦江區在科技創新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研發投入強度偏低、科技創新平臺支撐不足、創新主體帶動乏力、科技創新成果產出居全市中下游水平等問題,亟須進一步提升綦江創新發展動能,激發創新發展活力。
第二節 ?發展形勢
“十四五”時期,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宏觀環境發生復雜深刻變化,我區科技創新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并存。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經濟社會注入新動能。當前,科技創新已成為影響和改變世界經濟版圖的關鍵變量,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下,基礎科學不斷向宏觀拓展、向微觀深入,前沿領域呈現群體突破態勢,科技創新進入大融通時代,多學科、多技術領域相互滲透、交叉融合、群體突破,新技術、新產品、新賽道、新業態不斷涌現,為各個國家和地區塑造發展新優勢提供了重要機遇。在此背景下,綦江區應緊扣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與挑戰,完善科技有效支撐引領產業發展的機制,推進科技與產業緊密結合,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撐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國對加快科技創新發展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黨的十九大確立到2035年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戰略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時期的發展對加快科技創新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需要依靠創新驅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須依靠科技創新釋放和創造巨大的內需潛力。因此,“十四五”時期,綦江區需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科技創新決策部署,瞄準科技關鍵領域,緊扣發展需求,以科技為支撐,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提升人民幸福感。
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新使命。2020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的重大決策部署。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深入推進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扎實落地科技政策,持續厚植創新優勢,加速打造“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推動綦江、涪陵、合川等創建國家高新區,打造向東南西北方向輻射的戰略支點,提升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和對外開放能級,打造輻射周邊的活躍增長極,加快建成百萬人口現代化城市。在此背景下,綦江區作為重慶主城都市區南向支點城市,應把握時代脈搏,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契機,以建設國家高新區為抓手,推進綦江萬盛一體化、同城化、融合化(以下簡稱“綦萬三化”)發展,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加強科技協同創新能力,推進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加快打造主城都市區重要戰略支點,建設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區。
綦江區需增強科技創新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綦江是重慶“南大門”,區位獨特、資源富集,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和主城都市區重要支點,在交通區位、產業基礎、生產成本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有利于集聚人才、平臺、企業等創新要素資源,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引導落地一批龍頭企業布局,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作為著名的老工業基地,全區工業發展歷史悠久,傳統的鋁銅材料和齒輪兩大產業基礎雄厚,但當前產業結構單一、產品市場競爭力弱,高質量的供給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因此,下一步需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按照因地制宜走好轉型路、因勢利導打造升級版、發展創新生態環境等要求,加快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升級,加速集聚科技創新資源,積累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第三節 ?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對科技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打造主城都市區重要戰略支點為牽引,加快綦萬三化發展步伐,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渝黔綜合服務區、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區、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試驗區、全市先進制造業基地、知名康養休閑目的地、重慶重要紅色文化高地建設,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協同、綠色發展、服務民生,以打造“兩區一園一基地”為重點,促進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培育優勢創新力量,加強區域合作創新,強化科技服務民生,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形成在全市具有重要影響力、帶動力的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
第四節 ?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驅動。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市、區重大需求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系統謀劃和整體推進科技創新,更大力度集聚科技創新資源,健全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扶持重大影響力的科技項目,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示范,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開放協同。牢固樹立開放協同的創新理念,充分發揮重慶“南大門”作用,深入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戰略,完善區域協同創新機制,提高區域創新效能,加快促進產學研一體化創新,落實科技強軍戰略,推進科技軍民融合發展,著力引進創新資源,優化創新服務水平,促進創新要素有序流動,打造主城都市區重要戰略支點。
——堅持綠色發展。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抓好采煤沉陷區的轉型發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綠色技術創新推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產業結構和綠色生產方式,形成經濟社會發展新的增長點。
——堅持服務民生。以科技惠及民生為本質要求,以新盛智慧新城建設為重點,著力打造智慧應用場景,解決關系民生的重點科技問題,加強民生重點領域的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強化先進適用科技成果的推廣普及,改善民生環境、保障民生安全,使科技進步成果更多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
第五節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在全市具有重要影響力、帶動力的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成功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火炬齒輪特色產業基地,爭創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創新體系更加健全,創新環境更加優化,科技創新活躍指數持續提高,創新型經濟格局全面構建。
科技創新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到2025年,形成以創新引領的新興產業生態體系,創新活力與潛能充分釋放,在全市創新格局中位勢顯著增強。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超過3%,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5%,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中高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50%,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1件/萬人。
科技型企業持續發展壯大。到2025年,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不斷完善,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凸顯,創新活力不斷提升,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一批創新能力強、核心技術能力突出的科技型企業加快培育,科技型企業達到28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與營業收入之比達2.8%。
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再上臺階。到2025年,市級以上研發機構達到100個、市級以上科技孵化服務機構達到15個,構建形成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研發平臺建設實現新突破。
創新型人才加速集聚。持續營造“近悅遠來”人才生態,到2025年,全區科技人才總量快速增長,人才隊伍結構不斷優化,引進一批高層次領軍人才,培養一批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打造一批科技創新團隊,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達到75人。
科技創新生態明顯優化。到2025年,科技創新政策效應更為凸顯,創新資源要素流動更加順暢,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創新創業氛圍更加濃厚,全域科普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5%。
表1 綦江區“十四五”時期科技發展主要指標
序號 | 指標名稱 | 單位 | 2020年 | 2025年 | 預期值 |
1 | 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 | % | 47.6 | >10 | 預期性 |
2 | 全社會研發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 | % | 2.3 | 3 | 預期值 |
3 | 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 | 人年 | 57 | 75 | 預期值 |
4 | 科技型企業數 | 家 | 1050 | 2800 | 預期值 |
5 | 高新技術企業數 | 家 | 98 | 200 | 預期值 |
6 | 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 | 件 | 2.51 | ≥6.1 | 預期值 |
7 |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與營業收入之比 | % | 2.33 | 2.8 | 預期值 |
8 | 技術合同成交額 | 億元 | 1.5 | 10 | 預期值 |
9 | 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 | % | 14.48 | ≥25 | 預期值 |
10 | 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中高技術產業產值占比 | % | 33.8 | ≥50 | 預期值 |
11 | 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 | % | 1.22 | ≥15 | 預期值 |
12 | 市級及以上研發機構數 | 個 | 54 | 100 | 預期值 |
13 | 市級以上科技孵化服務機構 | 個 | 5 | 15 | 預期值 |
14 | 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 | % | 8.8 | ≥15 | 預期值 |
以推動全區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為落腳點,以建設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為目標,以“兩區一園一基地”建設為重點,深入推進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資源配置、深化機制改革、完善創新環境,提升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
第一節 ?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方向,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充分發揮資源和區位優勢,加快創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將高新區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整合高新區資源,推進高新區跨區域配置創新要素,加強與市內外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園區合作,深度融合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實現聯動發展,積極促進與西部(重慶)科學城、重慶高新區、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等對接合作。加快推進高新區組團發展,優化橋河、北渡、通惠、永桐、新盛等組團產業發展布局,聚焦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綠色食品融合等主導產業,推動齒輪、鋁銅材料等傳統優勢產業向高端、高質、高新方向發展,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鼓勵企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加快建設一批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和智能制造服務平臺,促進產業向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
第二節 ?爭創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
遵循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立足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抓好采煤沉陷區的轉型發展,堅持把優化園區發展環境貫穿園區建設發展全過程,積極創建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以著力推動橋河產業園、北渡產業園、通惠產業園、關壩—扶歡循環經濟產業園等園區綠色循環發展為重點,在園區規劃、空間布局、產業鏈設計、能源利用、資源利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運行管理等方面貫徹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理念,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化利用水平,推動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加強余熱余壓廢熱資源的回收利用和水資源循環利用,促進園區內企業廢物資源交換利用,加快園區信息、技術服務平臺建設,補全完善園區內產業的綠色鏈條。推動園區內企業推廣應用先進綠色技術裝備,加強綠色先進工藝技術創新,聚焦節能節水、清潔生產、污染防治、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提升企業綠色化水平,開發綠色產品和建設綠色工廠,實現園區整體的綠色發展。
第三節 ?爭創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全面構建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體系為重點,以培育壯大科技創新平臺為抓手,以科技創新支撐,爭創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堅持“標準化、規?;⒕G色化、品牌化”的農業產業發展方向,著力構建蘿卜和辣椒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大力推進新品種研發、綠色生產、精深加工、品牌營銷、冷鏈物流、智慧信息、科普創意、文化旅游、社會化服務及與農村一二三產業等一體化全產業鏈融合開發。集成科教、信息、人才、資本、政策等創新要素,建設研發機構、檢測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科教培訓基地等科技創新平臺,加快打造科技創業苗圃、企業孵化器、星創天地、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等“雙創”載體。積極開展技術攻關,打破科技成果轉化瓶頸,促進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新技術、新產品,支持打造一批優質高效的產業示范基地,助力鄉村振興。
第四節 ?創建國家火炬齒輪特色產業基地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技支撐、產業帶動”的原則,立足高性能齒輪產業,著力創建國家火炬齒輪特色產業基地。引導齒輪產業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方向發展,培育一批明顯競爭優勢和示范帶動作用的創新型企業,建設綦齒齒輪研究院、齒輪模具研究應用中心等一批研發機構。積極協同本地萬馬汽車等整車制造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建立穩定的生產、銷售等協作關系,延伸齒輪零部件產業鏈。著力發揮“中國齒輪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效應,加快綦江齒輪傳動零部件及變速器向大扭矩、多檔位、環保節能化、操縱輕便化方向發展,提升技術研發創新能力,鼓勵傳統汽車齒輪生產商向各式專用車、特種車、高端工程設備通用齒輪及動力系統方向轉變,打造齒輪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第三章 ?加強科技創新引領,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
?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厚植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立足裝備制造、鋁及鋁精深加工、裝配式建筑、化工新材料、消費品工業、電子信息、新能源等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高質量發展,以關鍵技術攻關為突破口,以智能化建設為抓手,以數字經濟為新引擎,構建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全面提升產業創新能力。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聚焦區內特色產業轉型升級需求,以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為抓手,引導區內產業從制造向“智造”轉變,助推產業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裝備制造產業。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開展智能裝備制造與先進工藝技術研發創新,重點圍繞制造及復雜工況多任務支持與協同技術、多機械系統階級化交互與控制技術、工藝工裝協同推送自動裝箱系統、多技術路線與工作方案優化決策機制等,推動裝備制造轉型升級。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重點建設汽摩整車及零部件、齒輪產品加工、頁巖氣井口裝置、儀器儀表、鉆井輔助設備、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等智能制造研發設計基地、企業創新中心,突破一批基礎性、關聯性、系統性的共建共性技術,提升產業智能化水平,引導裝備制造產業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方向發展。鼓勵支持大型裝備制造企業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齒輪行業)二級節點平臺運行,促進生產、質量控制和運營管理系統全面互聯,提升企業間協作水平。
鋁(再生鋁)及鋁精深加工產業。以輕質、高強、大規格、耐高溫、耐腐蝕為產品發展方向,圍繞高端鋁合金汽車零部件、鋁合金汽車輪轂、鋁合金通機曲軸箱體、鋁合金變速箱殼體等領域,重點研發高性能、高耐蝕5系艦船用鋁合金型材、高強外覆蓋件用6系鋁合金板材。拓展高端鋁材在軌道交通、汽車電子、航空航天、消費電子等領域的應用,強化北渡—平山園區鋁鎂企業對接,打造輕合金材料高端制造基地。推動鋁銅精深加工產業智能化發展,鼓勵精深加工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攻關再生鋁回收利用技術難題,遴選一批精深加工產業“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樣本,打造行業內標桿企業。
裝配式建筑產業。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裝配式預制構件、節能部品構件、鋼結構部品構件等成套技術運用。加快推動裝配式建筑工業化生產關鍵技術攻關,培育一批新型建筑材料研發中心、設計中心、檢測中心等,突破部品部件現代工藝制造、智能控制、新型傳感感知、數據采集與分析等一批核心技術。積極開展裝配式建筑設計技術創新,推動3D打印、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推廣。依托水泥龍頭企業,加快石灰石高附加值產品研發,建設全市新型建筑材料基地。加快建設重慶新型建筑智能制造產業園,布局設計、研發、生產、檢測、培訓五大中心,重點發展新型建材產業、裝配式建筑產業、智能家居產業三大板塊,持續壯大裝配式建筑產業集群。
化工新材料產業。依托綦江頁巖氣資源優勢,充分利用循環經濟產業園能耗指標,圍繞頁巖氣直接轉化制烯烴/芳烴新技術等發展方向,支持研發創新PTA、苯酚丙酮、特種環氧樹脂、PMMA等產品,構建甲醇-醋酸-聚乙烯醇+醋酸纖維素、碳酸二甲酯產業鏈、乙炔-丙炔醇+丁炔二醇+丁二醇—可降解塑料產業鏈。圍繞汽車、食品包裝、電子等領域需求,重點研發甲醇制烯烴、PET及衍生物、聚碳酸丙烯酯、聚醚多元醇、環氧氯丙烷等產品,積極構建甲醇-乙烯-環氧乙烷-乙二醇-PET及衍生物產業鏈。聚焦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重點打造磷酸鐵鋰、三元正極、錳酸鋰、鈷酸鋰等正極材料項目,石墨和硅碳等負極材料項目及碳酸二甲酯為原料的電解液項目。
消費品工業。依托綦江鮮辣椒、黃豆、花椒、皺皮木瓜、草蔸蘿卜等特色農產品資源,以建成全國知名的火鍋全產業鏈高地、全國綠色食品工業示范基地為總目標,推進食品領域關鍵配料技術、特殊膳食配方技術、新食品資源前瞻性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強化風味功能研究,提高產品味道還原度。支持傳統食品和主食加工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推廣大數據、自動化、智能化、超臨界萃取、微波殺菌等先進技術及裝備,研制高品質加工產品,提升生產流水線自動化水平。健全產品認證制度,強化標準引領,推動搭建一批產品質量認證和檢驗檢測服務平臺,提升食品加工質量安全保障。
電子信息產業。圍繞集成電路產品譜系,完善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主要產業鏈條。聚焦5G、衛星等相關產業,發展天饋線、射頻通信器件、光纜、衛星及其核心部件等。圍繞數據儲存與管理,依托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分部、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西部中心和公共大數據安全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加快培育以信息安全、IT基礎設施、數據存儲與管理等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產業集群。聚焦漏洞挖掘、邊界防護、入侵防御、源碼檢測、追蹤溯源等關鍵技術攻關,圍繞能源、交通、物流、生產、環境等領域的安全應用場景,持續推動信創產業發展,加大信息安全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研發,打造綦江先進桌面云、重慶政務數據災備中心等重點項目。圍繞西部信息安全谷建設,推動網絡安全攻防演練靶場、公路物流大數據中心等信息安全和大數據應用項目落地,建設靶場大腦中心、核心資源庫、工業互聯網靶場平臺、網絡安全普及教育平臺等。
新能源產業。鞏固和創新上游頁巖氣制氫技術研發路線,加快頁巖氣化工低成本、高效率制氫,積極探索其他清潔電力制氫路徑,全面打造渝黔地區頁巖氣綜合利用先行示范區;強化中游儲運技術研發,發展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及核心零部件,構建制氫、儲氫、運氫、加氫、氫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核心部件全產業鏈體系。支持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重點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推廣應用,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與儲能技術結合,促進各能源系統間資源優勢“合并”,重點發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關鍵技術及零碳工業流程再造技術,發展碳捕獲碳儲存技術,實現高碳行業和領域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依托關壩—扶歡循環經濟產業園,深化產業副產物、廢棄物如氫氣、二氧化碳、氯化氫等綜合利用,開展園區余熱余壓的綜合利用,推動和完善企業間余熱共享及回收利用。
第二節 ?推進現代服務業數字化轉型
以科技創新賦能現代服務業為主線,借助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瞄準科技服務、現代物流業、文化旅游等重要領域,通過數字信息技術手段,促進服務業態、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創新,促進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科技服務業。強化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等新興科技手段應用,圍繞提升全區研發設計、技術轉移、檢驗檢測、創業孵化、科技咨詢等科技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培育和引進一批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推動高端鋁合金材料研發應用中心等建設。加快建設以大型儀器設備、知識產權、智力資源、技術融資、產業孵化、技術轉移等為主體的科技應用服務基礎平臺,培育一批擁有知名品牌的科技服務機構和龍頭企業,發展一批新型科技服務業態,形成一批科技服務產業集群。引進培育一批融合分析試驗、標準研制、技術研發、培訓咨詢等多功能的檢驗檢測服務機構,鼓勵公益性檢驗檢測機構和平臺建設。
現代物流業。提高現代物流服務科技水平,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渝黔綜合服務區,構建以綜合物流園為核心,若干分撥中心為補充的渝南陸港型物流樞紐。大力發展智慧物流,重點推進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倉儲、智能分揀、RFID電子標簽等信息技術在物流智能化管理方面的應用,支持研究物流園區集成化信息服務平臺、物流包裝、監測、跟蹤等技術,推進智慧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加快推進智能化設備應用,提高倉儲、運輸、分撥配送等物流環節的自動化、智慧化水平。
文化旅游業。支持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新一代沉浸式體驗型文化和旅游消費內容,加速實現產業+運營中的智慧化發展,打造“數字科技+生態+旅游”結合的智慧文旅新業態。深入推進文旅產業科技化、數字化、網絡化建設進程,探索“云旅游”模式,培育數字景區、線上閱讀、數字博物館等“線上文體游娛”新業態。加強休閑游、紅色游、古鎮游、鄉村游產品提升和營銷推介,重點打造古劍山、老瀛山、橫山等智慧景區,加快打造知名康養休閑目的地、重慶重要紅色文化高地。
?
專欄1“科技+現代服務業”融合提升工程
檢驗檢測。引進培育一批融合分析試驗、標準研制、技術研發、培訓咨詢等多功能的檢驗檢測服務機構,鼓勵公益性檢驗檢測機構和平臺建設。創建綦江食品檢測中心,為各企事業單位量身提供檢驗檢測、咨詢鑒定、質量控制等一站式服務,專業提供材料、能源、化工、生物、環境、食品領域檢測分析服務。 智慧物流。加速推進物流運輸高效化、最低成本化,加大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統(VICS)、不停車自動繳費系統(ETC)、智能交通系統(ITS)等運輸領域新技術的應用。 智慧倉儲。推動商貿物流企業采用新興智能化技術,開展供應商管理庫存、準時配送等高端智能化服務,推動物流配送智能化、裝卸自動化,加快智能標簽、無線射頻識別(RFID)等自動識別、標識技術以及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可視化技術等技術在倉儲中的應用。 智慧景區。重點支持古劍山、老瀛山、橫山等智慧景區建設,加強智慧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基礎服務優化。建立景區預約和流量管控,搭建景區預約服務平臺、景區電子門禁系統、流量信息發布系統、景區視頻檢測系統,實現精準控流。構建景區大數據分析應用平臺,依托流量數據,加強營銷監測分析,開展數字化信息采集,統籌景區智慧體系平臺建設。采用高新技術實現服務升級,推進景區紅外、云臺監控建設,實現景區災害預警和消防預警;采用智能安檢、紅外測溫等設備,實現景區安全監控和人流監控。 |
第三節 ?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
緊扣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技需求,實施農業科技創新重點工程,深化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示范和良種、良法、良制、良機等配套,構建從“一粒種子”到“一桌飯菜”全鏈條技術創新體系。
加強種業技術創新。加強蘿卜、辣椒等品種改良與栽培技術研究,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術支撐,加強草蔸蘿卜種子繁育、新產品研發、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強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支持打造蘿卜、辣椒等研發中心,建設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優勢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
加強農產品精深加工。以儲藏、保鮮、烘干、清洗分級、包裝等為重點,推動辣椒、蘿卜、筍竹、茶葉、花生、藍莓等產業鏈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發展,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提高轉變。積極引導飯遭殃、壹合等重點企業建設新型研發機構,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貯藏保鮮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發。加強關鍵技術突破,深化與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重慶食品工業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開展食品原料全組分利用、益生生物加工、保質減損、智能加工等共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和推廣應用。鼓勵引導重點龍頭企業加強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用數字技術改造提升農產品加工能力,建立標準化原料基地,打造“第一車間”“原料車間”和“糧食車間”,優化加工產能。
加強智慧農業建設。積極構建智慧農業新模式,廣泛采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加強農業生產各環節的數據采集和關聯分析,推動智能化設備設施在農產品檢測、流通、配送和交易中的應用。按照“宜機化、水利化、生態化、田園化、規模化、標準化、智能化”標準,實施智能節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畜禽養殖環境自動控制、自動供料等精準化作業,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建設現代牧場、無人農場、數字鄉村等山地特色效益智慧農業應用場景,提高農業智慧化水平。
加強品牌打造。構建農業特色品種品質品牌體系,打造以市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為龍頭、區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綦珍綦寶”為支撐、企業產品品牌為主體、“兩品一標”(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品牌為基礎的農產品品牌體系。
專欄2現代特色農業高效發展工程
優良品種選育。加強農作物、畜禽、水產等種質資源收集、評價和保護研究;精心選育晚熟柑橘、蘿卜、辣椒、生態畜禽、水產、中藥材、茶葉、調味品、特色水果、特色糧油等優質高產高效品種。 標準化種養殖。在辣椒種植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等相關基礎設施配套,集中連片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在蘿卜種植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等相關基礎設施配套,集中連片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強化科技創新,研發和集成標準化種植技術、采后貯藏保鮮技術以及蘿卜精加工工藝等。 智慧農業。采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建立多角度、多層次的農業信息數據庫,實現農業信息資源的高度匯聚、整合、分析與共享。加快普及基于環境感知、實時監測、自動控制的網絡化農業環境監測系統,實現農業生產經營過程精準化、自動化、智能化管理與決策,并與市級綜合服務平臺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應用協同。加強農業生產各環節的數據采集和關聯分析,推動智能化設備設施在農產品檢測、流通、配送和交易中的應用。 品牌打造。積極培育農產品品牌評價研究機構,支持其開展品牌價值評價、發展指數等研究。發展一批品牌建設中介服務企業,提供設計、營銷、包裝和咨詢等方面的專業服務。多元化培育“巴味渝珍”“綦珍綦寶”等知名品牌,爭創“趕水草蔸蘿卜”國家品牌,做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依托“老四川”“飯遭殃”,爭創一批“中國馳名商標”、國家級龍頭企業。 |
第四章 ?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厚植創新發展新動能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積極構建科技企業“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的梯次培育機制,形成“以點帶面”的產業聚集效應,打造新動能發展的主導力量。到2025年,科技型企業達28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200家、“專精特新”企業達80家、高成長科技企業達40家、重慶OTC科創板掛牌企業達30家、科創板(創業板)上市企業1家以上。
以保存量、擴增量為目標,聚焦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培育引進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實行公平統一的市場監管制度,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招標投標等方面為中小微科技型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環境。設立優質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培育庫,加強對中小微企業在創業輔導服務、投融資服務、空間載體支持和財稅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培育工作。引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通過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設研發基金、共建實驗室、研發眾包等方式,共享創新資源、開展協同創新。支持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深入落實國家和重慶市出臺的科技型企業發展政策,對“專精特新”企業實行定點幫扶,強化指導提升申報質量。
加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與引進,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通報和考核制度,篩選儲備一批創新意識強、企業管理規范、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強、產學研合作基礎好、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企業入庫,支持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緊抓國內大循環機遇,緊扣東部沿海部分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創新精準招商模式,圍繞產業鏈上下延伸做好產業發展和轉移規律研究和分析,以跟蹤聯系服務東部沿海企業為重點,策劃和推出一批產業鏈招商項目,加強引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服務鏈條,開展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培訓,鼓勵科技咨詢、知識產權代理、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為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組織專家提前進行高企預評把關,提高申報通過率。鼓勵規上高新技術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產學研等力量,通過重組、合作共享等方式自主自愿組建共性技術企業類平臺,面向行業提供高質量的共性技術供給服務,促進公共科研設備共享共用。
第三節 ?優化升級高成長科技企業
落實包容審慎監管,整合生產用地、高層次人才、科技成果、金融資本等要素,持續完善吸引和培育獨角獸企業、科創板掛牌企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入駐、成長、發展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建立綦江區擬上市科技型企業儲備庫,鼓勵區內科技含量高、研發實力強、綜合規模大的科技型企業利用自身技術、管理、品牌優勢,借助資本市場進行產業整合,爭取在科創板上市。加快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鼓勵創新型領軍企業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投入,通過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推進創新成果轉化和應用。支持創新型領軍企業開放創新資源和應用場景,鼓勵龍頭企業采取研發眾包、“互聯網+平臺”“內部眾創”等模式,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資源共享和系統集成,強化產業鏈創新。
專欄3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工程
發揮大企業引領支撐作用。鼓勵龍頭骨干企業把中小企業納入協作配套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支持和數字化、智能化、全產業鏈協同解決方案,搭建大中小企業創新協同、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新型產業創新生態。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組建面向行業共性基礎技術、前沿引領技術開發的研究院。引導旗能電鋁、綦齒傳動、飯遭殃等大企業聯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通過搭建研發眾包平臺、生產制造資源共享平臺、科創資源共享平臺、物流資源共享平臺、市場資源供需云平臺、產業基金投資平臺等資源融通的合作平臺,針對共性關鍵問題開展協同創新,為中小企業提供研發設計、儀器設備、檢驗檢測等方面的資源與服務,促進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創業團隊相互嵌入式合作。 組建創新聯合體。聚焦裝備制造、新材料、綠色食品等領域科技創新需要,引導綦齒傳動、荊江半軸、烯宇新材料、壹合食品有限公司等創新型領軍企業,以共同利益為紐帶、市場機制為保障,聯合行業上下游組建創新聯合體,引導領軍企業與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共享創新資源、開展協同創新。支持創新型領軍企業牽頭組建體系化、任務型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圍繞各自牽頭的產業技術創新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點領域技術需求,進行聯合攻關。 |
?
聚焦主導產業創新需求,加快推進企業與高校產學研合作,支持共建一批市級、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培養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打造一批創新創業孵化平臺,進一步推動區域科技創新平臺基礎能力提升。到2025年,建成市級以上研發機構達到100個、市級以上科技孵化服務機構達到15個。
緊扣“科技自立自強”,堅持以科技創新催生全區新發展動能,推進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分部、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西部中心、公共大數據安全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建設,建立跨區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渝黔大數據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完善科技研發平臺體系,充分發揮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協同創新作用,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技術領域,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區內外合作實施、多團隊聯合研究、多學科交叉融合,培育、引進、建設一批區級科技創新平臺,鼓勵申報一批市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承擔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任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
?
專欄4科技創新平臺培育升級工程
建設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依托區內龍頭企業,聯合區內外高校,聚焦重點學科領域,建設和提升一批市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重點打造中重型商用車變速器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重點實驗室、公共大數據安全技術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汽車軸類零部件檢測實驗室、衛星用核心部件部組件實驗室、納米銀材料開發與應用實驗室、中國電子化標準研究院信創標準與測評聯合實驗室等。 建設市級以上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圍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結合重點研究領域,以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和引領產業技術發展為目標,依托旗能電鋁、有研重冶、綦江齒輪傳動、荊江半軸、建工集團、華塑科技等龍頭企業,圍繞高端金屬材料、高性能齒輪、新型建筑材料等領域,聯合川渝、渝黔等地創新資源共建市級技術創新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 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圍繞齒輪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信息安全等產業領域,著力推動“公司+聯盟”等模式,加快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依托綦江現有齒輪產業基礎,加強齒輪產業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促進先進制造業技術轉移擴散和首次商業化應用、優化創新公共服務,創建國家級齒輪制造業創新中心。 建設企業技術中心。深化與重慶主城區、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的產業合作,以及借助主城區國家級科技研發及產業化應用中心的研發優勢,加大研發力度、加強工藝技術的進步,引導綦齒傳動、旗能電鋁等建設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
第二節 ?培育一批新型研發機構
聚焦解決重點產業“卡脖子”技術難題為方向,緊扣重慶市“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部署,圍繞智能制造、鎂鋁銅合金新材料、裝配式建筑、新一代信息技術、信息安全、消費品工業等領域,以技術成果為紐帶,聯合多方資金和團隊,積極與市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以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加快布局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加強與市級科研院所、企業合作,探索建立“研究院+產業園”模式,依托產業集群創辦混合所有制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強對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引導,破除制約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幫助新型研發機構解決有關項目審批、投資融資等突出問題,積極支持市級新型研發機構申報工作;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500強企業及中央企業的科研機構,吸引有條件的企業來綦建設研發分支機構或鼓勵企業引進知名研發機構聯合共建新型高端研發機構;積極與市級重點部門對接,建立聯合招商機制,引進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
?
專欄5新型研發機構培育引進工程
綦齒齒輪研究院。依托齒輪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發揮綦江齒輪產業發展影響力,鼓勵引進區內外科研院所、高校與區內企業合作,共同組建綦齒齒輪研究院,推動齒輪產業研發創新、成果轉化、產業發展,創建高端新型研發機構。 麻辣食品工業(綦江)數字化研究院。推動食品產業園與成都餐鏈合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實行“研究院+產業園”模式,推動綦江麻辣食品創新集群式發展,建成集麻辣產品研究開發、技術創新、數字化生產、標準制定、知識數據庫和服務培訓為一體的研究中心,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研發成果轉化、創新孵化、檢測檢驗、品牌宣傳推廣等服務,實現自身造血功能。 芯片設計研究院。建設芯片封裝生產線、內存卡生產線、IGBT、MOS管生產線、液晶觸摸芯片、電源模塊生產線等項目,組建包括碩博士10人以上的芯片設計研發團隊及銷售中心,打造芯片、電子產品生產基地。 輕量化材料研究院。依托重慶泛銳科技有限公司,加強與河南泛銳復合材料研究院的戰略合作,打造西南地區輕量化材料研發中心,開展連續纖維增強性復合材料及相關裝備研發運用。 建筑產業技術研究院。依托重慶建工集團建設獨立集中的科研設施,以裝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新材料研發為主要方向,組建研發團隊,開展建筑產業技術攻關和技術轉移轉化。 |
第三節 ?構建一批雙創孵化平臺
依托綦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圍繞重點項目招商、重點項目謀劃,加快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等創業孵化平臺。重點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消費品工業、電子信息產業等重點產業以及農業產業,加大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的建設力度,注重發揮骨干企業的主體作用,探索“產業鏈+雙創”的發展模式,面向產業科技創新,鼓勵科技型企業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企業平臺型眾創空間,探索建設“環大學創新生態圈”;深入實施雙創載體建設工程,支持聚焦特色產業,繼續建設特色化、個性化創新創業載體,做優做強“小蜻蜓、三創中心”等孵化器,加快推動陸海傳綦智慧數據谷、青創PARK創建國家級雙創基地;鼓勵支持多元化投資建設孵化器,完善種子遴選、研發保障、創業輔導、服務拓展等創業孵化體系,推進眾創空間向專業化、差異化、市場化方向發展。
?
專欄6雙創孵化載體建設工程
陸海傳綦智慧數據谷專業孵化器。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渝黔綜合服務區,探索“專業技術平臺支撐服務+網絡化協同創新服務+一站式孵化服務”的雙創模式,營造綦江信息安全產業創新創業生態環境,著力打造陸海傳綦智慧數據谷國家級孵化器,推動信息安全領域各類創新資源向綦江聚集,推動綦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天海星大健康產業大型孵化器。依托重慶唯一專業食品工業園區(綦江高新區通惠產業園),按照“構建產業鏈、形成產業集群、打造產業生態”的創新發展模式,打造以綠色食品為基礎、藥食同源為主導的大健康產業集群,建設成為“全國知名的火鍋全產業鏈高地”、“西部健康食谷”。 |
第六章 ?優化人才全鏈條生態,建設渝南人才新高地
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方針,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打造“智創綦江”人才品牌,深化實施“渝綦工匠”計劃,強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提升人才服務水平,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加快建設渝南人才高地,為建設“多彩綦江·創新之城”提供堅強人才支撐。
?
第一節 ?加大創新人才引進力度
牢固樹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以重慶市實施科技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引進海外英才“鴻雁計劃”等為契機,深度參與重慶英才大會,構建“近悅遠來”人才生態。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柔性引進一批“高精尖缺”人才、創新型企業家、創新創業人才、職業技能人才、高級研發人才及創新團隊等。支持搭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平臺,持續開展“重慶英才大會·智創綦江論壇”等引才活動,積極對接國家、市級人才戰略項目,實施“筑巢引鳳”工程,大力拓展人才引進渠道。通過采取博士“直通車”制度、博士后科研定額資助等靈活多樣的支持方式,加強對高層次青年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度。以鄉情鄉愁為紐帶,深度挖掘整理鄉賢資源,以綦江籍在外優秀創新人才為重點,回引一批在外優秀人才,支持家鄉科技創新發展。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改進和創新人才評價方式,開展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團隊)培養評選,培育推選“重慶英才”,打造“智創綦江”人才品牌。
?
專欄7人才引進體系建設工程
產業引才。通過做大做強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等為代表的特色產業,提高產業對人才的吸納能力,聚焦重點企業的人才需求,打通重點產業人才引進通道,幫助園區和企業精準對接、靶向引才,吸引科技領軍人才、重點產業人才、骨干人才、職業技能人才攜帶發明專利、科技成果及團隊在綦創新創業。 柔性引才。通過聘請外來人才擔任顧問、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短期兼職服務、返聘已經退休的人才、與高??蒲性核葐挝缓炗喺w合作協議等柔性引才的方式,吸引外來人才為綦江產業發展提供戰略咨詢、技術指導、業務拓展及其他相關方面的智力支持。 鄉情引才。完善返鄉人員創業就業、社保、公租房等配套政策,打好“鄉情牌”“鄉愁牌”“事業牌”,引導支持企業家、高校和職業學院畢業生、歸國留學人員、退伍軍人、外出務工人員等回鄉創業就業。 人才交流。加強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渝黔等地人才交流合作,推動與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西南大學、貴州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合作關系。支持其他市、區、縣認定的人才來綦江區就業、創業、開展項目合作,落實“暖心十條”政策,保障其享受相應人才招引政策。 |
第二節 ?強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整合現有人才培養工程,建立各領域各部門相互銜接、覆蓋人才不同發展階段的培養體系。加大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各類專家工作室(站)建設力度,大力引育能夠帶動技術突破、推動產業發展的領軍人才,著力構建創新型、應用型、技術型人才梯次培養格局。加大高等院校招引力度,加快建設重慶(中德)埃森大學、重慶信息安全學院、重慶健康工程職業學院等,積極構建“環大學創新生態圈”,推動形成高水平人才集聚地。大力發展特色高等教育,加快推進綦江區職教中心、重慶市醫科學校提檔升級,推動產教融合發展,打造國家產教融合示范區。深化校企合作,依托重慶外語外事學院、重慶移通學院(綦江校區)等在綦高等院校,大力推行“訂單式”“定崗式”“定向式”培訓,提升綦江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能力,推動綦江綜合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落地。深化實施“渝綦工匠”計劃,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大賽,構建職業技能競賽選拔體系,積極推動重點行業及企業崗位練兵,加強技能人才培養選拔。加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技術培訓學校、基地交流合作,積極探索建立培訓場所、師資共享機制,創新聯合培養人才新模式。
?
專欄8 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工程
職業教育培訓基地。推動綦江綜合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產教融合中心)項目建設,支持重慶市醫科學校遷建、松藻技工學校轉型升級。大力支持重慶外語外事學院重點發展英語、國際貿易等專業教育,支持重慶移通學院(綦江校區)重點發展信息安全、通信工程等專業教育,加快建設重慶(中德)埃森大學、重慶信息安全學院、重慶健康工程職業學院等高校,重點發展物流、裝備智能制造、金融、信息技術、旅游、儀表、健康工程等專業教育,開展新興產業、新職業、急需緊缺職業培訓,重點加大對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職業新技能培訓力度。 校企聯合培養計劃。推動校企聯合人才培養計劃,鼓勵企業與高校、研究院所及本地職校合作,大力推行訂單式培訓、定崗培訓、定向培訓等職業教育模式,圍繞產業和企業發展實際需求,加強科教融合與校企聯合,大規模培養高級技師、技術工人等高技能人才,壯大基層骨干工人隊伍。支持各類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設立職工技能培訓中心,鼓勵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建實訓中心、教學工廠,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度,積極建設培育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 |
第三節 ?優化創新人才留用環境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制定項目申報、表彰獎勵、薪酬待遇等方面激勵政策,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試點,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科研項目管理制度,鼓勵研發機構團隊控股、科研人員個人持股,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促進待遇與能力相匹配、地位與貢獻相聯系,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增加人才發展投入,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建立人才發展基金,建立多元化人才投入體系,提高人才待遇。落實人才服務證制度和人才安居工程,積極推進青年人才公寓建設,著力提升教育質量、壯大康養產業、發展創客創業空間,滿足人才在購房、居留簽證、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需求,營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積極探索建設科技人才數據庫,完善就業信息化系統,推進信息化建設水平,加強人才管理服務工作。
?
專欄9 人才發展環境建設工程
人才體制機制建設。強化用人單位在人才發展中的主體地位,賦予其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評價等方面的更大自主權。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激勵機制,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和服務保障體系,營造有利于人才引培、成長發展的政策和社會環境,促進人才公平競爭和合理流動,鼓勵和支持各類人才到農村、基層就業創業。 人才安居。完善綦江區人才住房保障體系,改善人才居住環境,鼓勵和吸引各類人才來綦創新創業。加強購房補助,按照《綦江區產業人才引育若干優惠政策》,對重點產業領軍人才、骨干人才、實用人才來綦簽訂5年及以上勞動合同且在綦江新購商品住房的給予購房補助;購房繳納的契稅給予一次性獎補。充分發揮人才公寓周轉服務作用,為中高層次人才建設人才公寓,按照“政府主導、高端優先、統籌安排、周轉使用、動態管理”的原則,實行契約式居住管理。 |
緊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戰略機遇,發揮主城都市區重要戰略支點作用,加強跨區域的科技交流合作,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渝黔綜合服務區、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區建設,加速形成重慶最具影響力、競爭力和帶動力的區域性增長極,實現科技創新資源“走出去”“引進來”。
?
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聚焦區內主導產業優勢與特色,按照“研發設計在成渝、轉化生產在綦江”等產業互動發展模式,共建新能源汽車整車及核心零部件、鋁銅精深加工、大健康等面向成渝及全國的產業合作基地。加強成渝科技創新合作,聚焦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重點領域,共同出資、聯合開展共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與成渝地區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創新資源交流合作,圍繞裝備制造、信息安全、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積極引進分校和新型研發機構,共建實驗室和人才培養基地。加強產學研用合作,支持區內綦齒傳動、南舟科技、多次元等龍頭企業與四川大學、四川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院所共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項目聯合攻關,共同爭取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科技項目落地綦江。加強川渝毗鄰地區的協同,深化與自貢、攀枝花等城市的科技創新合作,推動綦江·自貢成渝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建設,共同促進兩地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加快承接西部(重慶)科學城、四川天府新區等產業轉移,發展“飛地經濟”,創建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
專欄10成渝地區科技創新合作工程
產業創新合作。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汽車科技等領域,加強與自貢合作,進一步引聚相關科研機構和重點企業完善產業鏈。信息安全領域,重點依托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分部、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西部中心,全力推動與兩江新區、天府新區、重慶經開區等在信息安全產業等領域開展合作,支持共建重慶信息安全學院、IDC容災備份中心等。綠色食品工業領域,支持成渝地區火鍋相關企業集聚綦江,牽頭制定火鍋行業相關標準,大力推動新技術、新模式在火鍋產業生產、流通、消費、營銷環節的滲透,推動成渝地區火鍋產業流程標準化、食品安全化發展,加快形成以綦江高新區為核心的火鍋產業高地。 綦江·自貢成渝產業合作示范園區。積極推動綦江與自貢開展合作,加快推進綦江·自貢成渝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建設,促進自貢綦江高端鋁合金材料研發應用中心、齒輪專用硬質合金刀具模具研究應用中心和礦山輸送機械應用服務中心等項目落地。 建立聯合創新平臺。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聯合科研院所、高校,建設一批行業協同創新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等不同形態的協同創新組織,進一步完善產學研合作的責任機制和利益機制。 |
?
以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渝黔綜合服務區為引領,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著力與沿線的相關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知名專家等開展高層次、多形式、寬領域的科技合作,增強技術交流,促進先進技術及成果的引進。深化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打造東盟項目合作產業園,承接中新合作和重慶主城產業轉移的項目,促進電子信息、機械制造、智能家居、輕工業、新型建材、出口摩托車、汽車零部件等產業創新發展。依托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平臺優勢,加強與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的合作,舉辦大型國際論壇活動,促進科技交流。圍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技術需求,支持區內科研院所、企業與國內外相關知名研究機構開展科技合作,通過委托研發、合作研究、聯合開發等形式,實現重大關鍵技術突破。
?
專欄11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工程
打造具有國際水平的檢驗檢測中心。與國內外知名研究機構開展合作,建設與國際接軌的齒輪(金屬材料)檢測檢驗中心、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綜合性檢測檢驗中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中心,為進出口檢驗檢測提供技術支持。 東盟項目合作產業園。在永桐生態新城建設東盟項目合作產業園,促進電子信息、機械制造、智能家居、輕工業、新型建材、出口摩托車、汽車零部件等產業創新鏈與供應鏈融合發展,承接中新合作和重慶主城產業轉移的項目,打造全市首個通道加工貿易東盟項目合作產業園。 |
第三節 ?積極部署渝黔區域戰略合作
深化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區建設,加強與周邊貴陽、遵義、桐梓、習水等市縣合作,深入整合渝貴鐵路沿線裝備制造業優勢資源,共同建設國內一流水平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加快推進渝黔園區合作,推動綦江高新區與遵義高新區、貴安新區、江津工業園區、萬盛工業園區在汽摩裝備、航空航天、智能裝備、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等相關產業深度合作。依托綦江北渡鋁產業園電解鋁及鋁精深加工、萬盛工業園區鎂合金產業優勢,整合遵義及周邊鋁土礦資源,形成研發、制造、應用、創新體系和軍民兩用互補,攜手打造輕合金產業基地。多維度推動綦黔兩地數字經濟縱深發展,加強與貴安新區數據中心在大數據智能化建設方面的合作,從數字基礎型產業、數字應用型產業、數字服務型產業三個方面加強雙方科技合作,合力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示范區。
第四節 ?深度融入重慶主城都市區
加強與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產業合作,推動創新資源共建共享,圍繞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發展需求,積極承接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重慶經開區產業轉移與創新協同,打造“飛地產業園”。積極對接平臺型組織,鏈接重大科技設施、科技服務等資源,推動資金、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區域流動。建立健全科學儀器設備共享、科技信息情報等在線平臺運營機制,推進科研儀器設備、科研數據、科研文獻及實驗室的開放共享,提升科技資源利用率。深化與永川、涪陵、合川等重要支點城市群產業協同,探索建立區域聯動機制、科技創新券互認互通機制。加強與江津等地聯動發展,承接川南城市群協同發展任務,共同建設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以永桐新城建設為聯結點,建設分工協作互補、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高效協同的綦江—萬盛創新經濟走廊,推動綦萬三化發展。加強企業科技交流合作,結合產業鏈布局需要,支持企業開展共性技術聯合攻關,聯合制定行業標準,定期組織開展“企業家交流會”,推進雙方在技術研發、供應鏈資源、市場渠道、信息咨詢等方面開展深層次交流。
第八章 ?強化科技服務民生,創造高品質生活新范例
強化科技驅動,深化應用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進“智慧+民生”,著力打造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多領域特色應用場景,加快推進“智慧綦江”建設。
貫徹落實《重慶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完善區綱要辦成員單位共建聯動機制。到2025年,全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5%,營造崇尚科學文明、反對愚昧迷信的良好氛圍。
實施社會化協同計劃。突出科學精神、科學家精神引領,完善“四聯”(部門聯系、活動聯辦、內外聯動、社會聯合)機制,持續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技工作者日、防災減災日、科技活動周、食品安全宣傳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科普活動,組織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常態化疫情防控、科普大篷車南州行、流動科技巡展等科普宣傳活動。
實施分眾化覆蓋計劃。整合區綱要辦成員單位力量和綦江科技館等內部資源,推動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干部及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組織開展重慶市公民科學素質大賽。圍繞“一老”“一小”,貫徹落實重慶市《關于創建老年科技大學實施智慧助老行動的意見》和《重慶市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十條舉措》,開展老年科技大學“智慧助老行動”,構建“市級主導、區縣主體、網點主抓”的老年科技大學工作體系,每年組織培訓骨干師資。利用科普資源助推“雙減”工作,統籌提供中小學校外科普基地、精品科普課程、課后科普活動、高水平科技競賽、青少年科普教育專家、優秀科技教師等公共服務。開展中學生五大學科競賽、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競賽、科幻征文大賽、中學生創新作文大賽等重大賽事。發揮區反邪教協會在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提高廣大群眾依法抵御和防范邪教的意識和能力。
實施系統化集成計劃。實施以“科普重慶品牌建設”為重點的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持續抓好科普重慶中央廚房內容建設。深入開展科普重慶共建基地創建工作。圍繞科技熱點和百姓關切組織學好科學素質系列叢書。建立科普作品和傳播活動的政治性、科學性審核把關機制。開展“典贊·科普重慶”年度人物、作品推選宣傳活動。
實施智慧化傳播計劃。突出數字科普,抓好體驗科普,推動“科普工作”數字化轉型。用好轄區內科普文化重慶云終端。加強科普中國信息員注冊工作,不斷提高科技信息傳播量。繼續實施科普信息化扶持計劃,打造精品科普欄目,推動提升科普的知曉度、覆蓋面和影響力。加強科普公益廣告刊播力度,通過戶外電子屏、公共交通移動傳媒、樓宇電視等各類媒介開展科學傳播。
實施規范化建設計劃。大力實施基層科普行動計劃,培育發展一批市級、區級科普行動計劃示范基地。打造提升紅色教育、航天、動物實驗等特色科普陣地,建成用好綦江科技館、共享科技館、鄉村科普館、農村中學科技館等科普場館,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健全管理服務機制,提升科技場館管理人員和科技輔導員科普能力。健全應急科普協調聯動機制,完善平戰結合應急科普體系,加強應急科普工作。
實施科學化評價計劃。做好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工作。深入開展科普教育基地創建工作,以示范帶動為抓手,推進全域科普工作落地,落實規范化發展的科普標準和評價體系。
?
專欄12科學技術普及工程
打造“科普綦江”品牌。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為主線,組織綦江區全國科普日活動,面向學校、社區、農村、企業等開展貼近生產生活的主題性、群眾性的科普日活動。充分利用互聯網,采用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開展泛在的“云上科普日”活動。深入開展科技活動周、防災減災日、食品安全宣傳周、全國低碳日等主題活動,廣泛開展“科普文化進萬家”“社區科普文化周”“科普進小區”等特色活動。 綦江科技館。推進綦江科技館規范化建設,積極爭取中國科協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資源支持,大力提升共享科技館、鄉村科普館、校園科技館等基層科普設施綜合服務效能,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發揮綦江科技館服務功能,打造成為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科技中心、科學家精神培育基地、前沿科技體驗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學教育資源匯集平臺。 |
第二節 ?科技支撐鄉村振興
著力發展“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大力實施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和服務在線化四大行動,大力推廣智慧農業新技術新裝備,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強化精準科技培訓,加強對脫貧村農民合作社或直接與脫貧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的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以及直接吸納脫貧人口就業企業負責人的技術培訓,督促科技特派員以街鎮為單位對脫貧戶種養殖業技術進行集中培訓。創新農技推廣方式方法,積極推廣高校院所地方共建、科技特派員制度等農技服務模式。支持建設一批市級、區級農業科技園區(基地)、星創天地、專家大院等科技創新平臺和載體。
第三節 ?打造智慧應用場景
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突出“智慧”核心內涵,按照“生態優先、產城融合”理念,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目標,打造西部現代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地。充分發揮全區數字經濟產業優勢,以建設綦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為契機,釋放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活力和潛力,進一步拓展互聯網與教育、醫療健康、養老、文化和旅游、交通出行、城市建設與治理等重點領域融合的廣度和深度,加快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大力開展智慧行業典型示范,持續深化科技應用拓展,不斷豐富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文旅、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農業、智慧交通、智慧社區、智慧商圈、智慧市場、智慧養老等應用場景,加快建設“智慧綦江”。
?
專欄13智慧場景打造工程
智慧醫療。充分運用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建立區域衛生系統B級標準化中心機房,推動數據應用分級和授權管理;建設區域衛生應急智慧中心,逐步實現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信息報告聯網和資源共享,形成指揮有力、信息快捷、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和決策體系;加快推進智慧醫院建設,提升醫院智慧化服務應用水平,積極推廣遠程會診、遠程手術、遠程超聲、遠程監護等遠程醫療應用。 智慧養老。實施“互聯網+養老”行動,建設智慧養老院,構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大數據平臺。依托5G網絡、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加快建設區級康養數據庫,打造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立體化康養服務管理平臺。 智慧交通。支持建設形式多樣交通信息服務平臺,深化“實時公交”“擁堵情況”“災害預警”“事故預警”等服務內容,構建智能交通監控管理系統、智能公交系統、交通誘導系統、智能停車系統和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打造交通運輸數據共享交換平臺。 ?? 智慧政務。持續深化政務數據資源“聚通用”,建設統一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有序擴大各部門政務數據融合,推進政務數據共享共用,促進智慧應用發展。 智慧旅游。加強虛擬現實技術等新技術在生態旅游中的應用,探索重要和敏感的生態區域的虛擬現實技術展現,優化旅游體驗。 |
圍繞“平安中國”的戰略總目標,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大力推動科技手段與平安建設的深度融合,立足全區社會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生產安全、燃氣管道設備設施技術安全等領域的現實需求,加強科技安全治理體系建設,制定完善科技安全基本制度,建立完善科技安全預警監測機制,強化跨行業、跨部門科技安全風險聯防聯控,突破突發事件的風險評估與預防、監測預測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綜合保障等技術,提高科技在重大安全事件中的應急反應能力。研究構建高層建筑火災監測預警、危險作業場所人員精準定位智能化安全生產移動執法、完善食品加工過程危害因子識別、遷移和積累監控、調控消減等技術,以科技創新支撐平安社會建設,全面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九章 ?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打開創新發展新局面
聚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科技和金融有效融合,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大力弘揚創新創業文化,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良好局面。
加快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深入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完善科技創新扶持政策,優化科技規劃體系和運行機制,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聚焦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發展急需的科技成果,改進科技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實施“揭榜掛帥”制度,促進資金、技術、成果、市場等創新要素有效對接。完善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探索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試點,賦予高校、科研機構更大自主權,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造潛力。完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強化政策績效評估,支持人、財、物向科技創新一線傾斜。加強科研信用管理,認真執行科研誠信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
第二節 ?深化科技金融創新融合
合理使用科技創新基金,支持用好創業種子基金、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引入風險投資基金、高新技術產業基金,發揮科技創新基金最大效用。組建科技創新投資平臺,聚焦成果轉化、孵化載體建設,為初創科技企業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融資服務,促進與基金公司合作,募集基金支持企業發展。推動金融服務創新,支持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業鏈融資、租賃融資等新型融資模式,擴大債權融資對科技型企業的覆蓋面。加快中介服務機構的引進,鼓勵內控完善、經驗豐富、執業水平高的中介服務機構來綦開展業務,建立企業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風險分擔機制,提高中介機構服務企業直接融資的積極性。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加大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知識產權證券化等產品創新,積極開發投貸聯動、科技信貸、科技擔保、科技資產證券化等科技金融產品,大力發展知識產權質押和制造業供應鏈融資,擴大融資貸款規模。
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政策環境,健全科技創新成果評價和轉移轉化機制,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投入多元機制。積極探索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等改革試點,推動科技成果實施轉化。支持高校、科研機構建設技術轉移機構,鼓勵現有技術轉移機構創新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跨領域、跨區域、全過程的技術轉移集成服務,推動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從“點對點”服務向綜合服務模式升級。打造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健全科技成果信息采集匯交工作體系。建設專業技轉人才隊伍,支持將技術轉移管理人員、技術經紀人、技術經理人等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區轉移人才培養體系,形成多層次的技術轉移人才發展生態體系。強化知識產權運用,推動知識產權成果轉化,鼓勵企業實施技術創新專利導航,推進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培育創造一批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引領性的高價值專利。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融資服務,完善專利權、商標、版權質押登記備案、價值評估和風險判斷體系。
?
專欄14?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程
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積極對接重慶科技服務大市場,以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打造集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分析測試平臺、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平臺、科技成果轉化信息平臺、科技成果融資平臺、科技成果及專利技術交易服務平臺、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管理平臺、科技成果轉化人才隊伍等分平臺和共享數據庫于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科技成果供需信息發布、科技成果評估、科技成果登記、技術交易、技術經紀等科技成果服務。 |
第四節 ?大力培育創新創業文化
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豐富創新文化內涵,提升全區科技創新軟實力。倡導崇尚創新創業致富的價值導向,大力培育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創業精神和創客文化,推動奇思妙想、創新創意向實實在在的創業活動轉化。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發揮科技人員、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支持返鄉農民工、復退軍人等創業,著力吸引高校和職業學院畢業生、歸國留學人員等青年人才到綦江創新創業。開展先進典型交流宣講活動,大力宣傳在科技創新創業過程中涌現的科技創新團隊、領軍人才和先進人物的優秀典型和先進事跡,在全社會倡導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舉辦高端科技創新論壇,打造“智創綦江”活動品牌,積極開展眾創大賽、“綦創綦新”等創新創業活動,厚植科技創新生態。
第十章 ?保障措施
加強黨對科技創新事業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作為科技改革發展的行動指南,堅持創新驅動,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立以區領導牽頭,科技、財政、發改、經信、農委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綦江區科技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全區“十四五”期間科技創新工作。
第二節 ?完善創新投入機制
構建以政府投入為引導、社會多渠道投入為補充的高效科技投入機制。把科技投入列入公共財政的支出重點,完善資金管理制度和獎勵激勵政策,將市級以上科研平臺納入獎勵扶持對象,建立企業從研發到中試、成果轉化、形成產品全過程的扶助體系。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科技投融資機制。
完善跨區域、跨部門、跨領域的溝通協商機制,實行重大項目、重大任務、重大政策的工作調度機制,統籌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工作,及時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研究提出重大政策建議。圍繞產城景學研融合發展,強化資金、人才、土地、生產、生活、教育、醫療等資源要素配置,引導高端創新資源和項目向區內集聚。
科學制定科技創新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發揮好評價指揮棒和風向標作用,注重業績和潛力評價、過程和結果評價相結合,對重大科研項目、重要成果轉化項目開展專業化評估,推動科技成果評估合法化、規范化。建立科技創新重點任務考核機制、重點工作進展專報制度,定期對科技創新重點工作進行考核評估。
第五節 ?完善容錯糾錯機制
著力破解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障礙,探索建立健全科技創新試錯、容錯、糾錯政策體系,科學界定容錯內涵,研究制定科技創新容錯正面清單、負面清單以及容錯機制運行程序,為科技創新過程中的先行先試探索保駕護航,培育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和防范風險的創新制度環境。
?
一圖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