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荒地變良田。全力為產業發展搭平臺、騰空間,投入4273萬元,建設3500余畝高標準農田,整治3000畝撂荒地,按照“邊開荒、邊發展、邊流轉”工作模式,集中托管(流轉)土地近5000畝,整合形成以草蔸蘿卜、官田黑豬為核心的“2+3”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布局。
二、包袱變財富。聚焦養殖端排放、種植端邊料問題,大力推進“黑豬+蘿卜”“肉兔+經果”“奶牛+玉米”生態化種養循環項目,“變廢為寶”,帶動相關村集體經濟收益5萬元以上,相關產業收益增量達20%。
三、資金變股金。對有條件的村聯合建立“基金池”,整合各村現有資源,通過“資金(土地)入股+政策整合+業主投資”發展模式,引導5個村投資100萬,建設麻柳泡菜廠;組織7個村投資150萬,打造官田黑豬養殖場,涉及村集體經濟營收近2萬元。